【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吊具是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吊取成件物品最常用的吊具是吊钩,其他还有吊环、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目前在一些工地工厂以及机修车间内有许多管状件及类似管状件的器件需要调运,如电机的定子、管道等;这些管状件大多数都是金属构件,质量比较大,在转运中非常笨重及其不方便,传统的调运方式大多数都是使用钢丝绳捆绑调运或是在构件上焊接吊耳后再使用钢丝绳进行连接吊装,这两种方式都具有不足之处,一方面钢丝绳捆绑不牢容易滑落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焊接吊耳浪费时间和器材还可能导致待吊装件的焊接损坏;因此,急需一种更加安全高效地将管状件运送至指定位置的起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及方法,通过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内撑机构相互配合,使所述提升滑杆、所述提升钩、所述固定立杆、所述圆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1)和与所述提升机构(1)挂接的内撑机构(2);其中,所述提升机构(1)包括提升滑杆(11)、设于所述提升滑杆(11)顶部的吊环(12)、设于所述提升滑杆(11)外壁的连接耳(13)、设于所述提升滑杆(11)底部外壁的铰接座(14)和设于所述铰接座(14)上的提升钩(15);所述内撑机构(2)包括部分活动设于所述提升滑杆(11)内部的固定立杆(21)、由上而下依次垂直设于所述固定立杆(21)外壁的圆台形钩台(22)、脱钩圆台(23)、限位楔(24)、内撑钩架(25)、与所述内撑钩架(25)相连的内撑吊钩(26)以及设于所述内撑吊钩(26)与所述连接耳(13)之间的提升链(27);通过所述提升机构(1)和所述内撑机构(2)相互配合,通过所述提升滑杆(11)、所述提升钩(15)、所述固定立杆(21)、所述圆台形钩台(22)以及所述脱钩圆台(23)之间相互衔接配合使所述提升钩(15)能够选择性地滑脱或钩住所述圆台形钩台(22);通过所述连接耳(13)带动所述提升链(27)和所述内撑吊钩(26)运动,结合杠杆原理和所述管状设备(3)自身重力作用使所述内撑钩架(25)和所述内撑吊钩(26)共同夹紧或松开管状设备内壁,从而安全高效地将所述管状设备(3)运送至指定位置或方便地从所述管状设备(3)的内腔中吊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1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31);所述内撑吊钩(26)包括垂直于所述固定立杆(21)设置的L形板(262)、设于所述L形板(262)一端的第二连接孔(263)以及设于所述L形板(262)另一端的防滑抓(264);所述提升链(2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6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耳(13)上的第一连接孔(13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钩台(22)和所述脱钩圆台(23)均为空心结构,二者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圆台形钩台(22)、所述脱钩圆台(23)以及所述固定立杆(21)的外壁之间形成能够被所述提升钩(15)钩住的间隙;所述脱钩圆台(23)可以在所述圆台形钩台(22)和所述限位楔(24)之间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钩(15)的回勾部向所述提升滑杆(11)的中心轴线方向回弯;所述提升钩(15)自然下落时能够将圆台形钩台(22)的下端钩住;所述提升钩(15)的回勾部下落超过所述脱钩圆台(23)的最大外圆时能够将所述脱钩圆台(23)的外壁钩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管状设备的内撑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钩(15)钩住所述圆台形钩台(22)的下端或所述脱钩圆台(23)的外壁时,所述提升链(2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3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63)之间的距离,同时,所述防滑抓(264)之间形成的内撑圆的内撑直径最小;所述提升钩(15)脱离所述圆台形钩台(22)的下端或所述脱钩圆台(23)的外壁时,随着所述提升滑杆(11)的提升,所述防滑抓(264)与所述管状设备(3)内壁逐渐钩紧,所述提升链(27)逐渐伸直,所述防滑抓(264)之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涂正环,王松茂,吴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