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及吸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电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及吸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具有高压输出的DC/DC变换器,若其负载端存在极性未知的高压尖峰,将对电源产品造成较大冲击甚至破坏电源产品的正常运行,现有的电源产品通常采用RC或RCD吸收电路对输出端高压尖峰进行抑制,该电路可对瞬时尖峰进行吸收,但对于高压尖峰产生的能量抑制效果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及吸收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D1和第二开关二极管D2,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第一稳压管Z1的负极,第一稳压管Z1的正极同时连接有第一电极R1和第二电极R2的一端,第一电极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稳压管Z3的负极和第一N型MOS管Q1的G极,第一N型M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二极管D1和第二开关二极管D2,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第一稳压管Z1的负极,第一稳压管Z1的正极同时连接有第一电极R1和第二电极R2的一端,第一电极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三稳压管Z3的负极和第一N型MOS管Q1的G极,第一N型MOS管Q1的S极同时连接第二N型MOS管Q2的S极、第三稳压管Z3的正极和第四稳压管Z4的正极,第一N型MOS管Q1的D极连接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极R2的另一端同时接第三电极R3的一端,第四稳压管Z4的正极,第三电极R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有第二稳压管Z2的正极和第四电极R4的一端,第四电极R4的另一端同时接有第四稳压管Z4的负极和第二N型MOS管Q2的G极,第二稳压管Z2的负极接有第二开关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开关二极管D2的正极接有第二N型MOS管Q2的D极;第一开关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开关二极管D2的正极同时还作为负载端电压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N型MOS管Q1连接有寄生的第一反并联二极管D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并联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有第一N型MOS管Q1的S极,第一反并联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有第一N型MOS管Q1的D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N型MOS管Q2连接有寄生的第二反并联二极管D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响应可调的高压尖峰双向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并联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有第二N型MOS管Q2的S极,第二反并联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有第二N型MOS管Q2的D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屈婉莹,崔小川,王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