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修建隧道时,需要经过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工艺。相关技术中,在对隧道进行初期支护时,存在隧道喷射混凝土超耗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旨在解决在对隧道进行初期支护时,存在隧道喷射混凝土超耗严重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支护装置,所述隧道包括待支护隧道壁以及与所述待支护隧道壁接触的掌子面;
[0005]所述隧道支护装置包括:
[0006]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沿朝向所述掌子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隧道内;以及
[0007]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支护组件和喷锚组件,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绕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础平台,所述转动轴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护组件连接,所述支护组件的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包括待支护隧道壁以及与所述待支护隧道壁接触的掌子面;所述隧道支护装置包括:基础平台,所述基础平台沿朝向所述掌子面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隧道内;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支护组件和喷锚组件,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绕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础平台,所述转动轴沿所述隧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护组件连接,所述支护组件的支护面与所述待支护隧道壁间隔设置,以在所述支护面与所述待支护隧道壁之间形成待支护空间,所述喷锚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护组件上,且所述喷锚组件朝向所述待支护空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支护隧道壁包括多个在所述隧道的周向上依次阵列排布的支护段,所述支护面与所述支护段正对且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组件包括连接平台、第二伸缩杆和模板,所述连接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平台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板连接,所述模板具有所述支护面;其中,所述喷锚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平台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侧壁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模板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第二伸缩杆呈椎体排布,且所述椎体朝远离所述连接平台的方向呈渐扩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面为弧形面或者矩形面。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坤明,段武全,徐浩,魏辉,孙宁,王生兵,冀卫青,李朝成,李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