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776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处理器、CAN收发器模块和总线系统;微处理器内设有至少三路CAN控制器,CAN收发器模块包括至少三个CAN收发器,分别为第一CAN收发器、第二CAN收发器和第三CAN收发器,总线系统包括至少两路CAN总线,第二CAN收发器和第三CAN收发器分别与两路独立的CAN总线连接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软硬件实现了同步双冗余CAN收发系统,解决了传统的CAN总线无法做到两路冗余线路的同时发送,同步性差,且软件处理比较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提高了CAN总线抗干扰能力,使其能够正常工作在强干扰环境中。在强干扰环境中。在强干扰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动工程机械和电力有轨电车正迅猛发展,电动化带来的控制节点总线分布式,将原有CAN总线系统的十几个节点数量增加到60个以上,这虽然提高了系统数字化程度,缩短了线缆长度,简化了布线难度,但是也带来了系统对总线安全可靠的依赖,简单来说就是“线断即崩溃”,因此,在这些对安全性极高的场合中,线路的冗余设计尤为重要,至少需要2组CAN总线的布线配置,才能实现当某一组出现因为节点损坏、外力冲击等导致线路短路、断路时,另外一组可以正常保证数据的通讯。
[0003]目前,传统的CAN总线冗余设计一般是通过微控制器MCU控制两个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实现的,如图1所示,微控制器MCU内部自带两个CAN控制器,每个CAN控制器在各连接一个CAN收发器后,通过CANH和CANL连接到两个CAN总线网络中,然后通过如图2所示的处理方式进行双冗余的发送和接收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处理器、CAN收发器模块以及总线系统;所述微处理器内设有至少三路相互独立的CAN控制器,分别为第一CAN控制器、第二CAN控制器和第三CAN控制器;所述CAN收发器模块包括至少三个CAN收发器,分别为第一CAN收发器、第二CAN收发器和第三CAN收发器,其中,每个CAN收发器的RXD引脚与每路CAN控制器的RXD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每个CAN收发器的TXD引脚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CAN控制器的TXD引脚,以使第二CAN收发器和第三CAN收发器同步接收所述第一CAN控制器镜像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总线系统包括至少两路独立的CAN总线,所述第二CAN收发器和所述第三CAN收发器分别与两路独立的CAN总线连接通信,以提供对外的冗余线路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CANH引脚与CANL引脚之间设有第一终端电阻,以使所述第一CAN控制器和所述第一CAN收发器形成自收发回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电阻用于匹配阻抗;所述第一终端电阻包括60Ω终端电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系统中的CAN总线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终端电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电阻包括120Ω终端电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双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AN收发器和所述第三CAN收发器,用于将所述第一CAN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帧分别传输到两路C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黄敏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软件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