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73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包括线型辐射管、圆形辐射管和连接机构,所述线型辐射管设置有四个,且其相互之间通过直角型连接件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圆形辐射管设置有一个,且在所述圆形辐射管上至少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弧形管、套筒、套管、连接管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线型辐射管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完成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及连接机构组成布设基架,再将帷幕布设在基架上,即可完成布设在帷幕以及辐射管的双重作用叠加下,抗浮减压效果最好,经济投入以及对渗流场的影响较小,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辐射井的整体结构包含有一个大口径竖井和无数水平集水管,正是因为这些水平集水管可以沿着竖井周围的任何方向打进含水层,所以呈现出一种辐射状态,俗称其为辐射井,这种竖井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利用众多集水管将地下水汇集到竖井当中,之后再利用水泵将积水抽走。除此之外,辐射井还有一个应用特点,即:其可以被运用到多种地层和多个任意高程的含水层,集水管不仅数量多,而且伸展范围特别广,可以实现对大面积工程的有效降水控制,而且不会给地面造成太大的影响,施工管理和维修操作都更为方便,这些功能都是传统降水方式无法实现的,辐射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群房、穿越铁路以及繁华市区各类地下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这种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降水效果,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拆迁成本和后期维修成本。
[0003]但是在富水地区潜水面下地下工程施工时,一是单一辐射井多不能实现有效降水,二是施工期间人工持续降水对地下水进行抽排,若遇到地下水赋存量丰富区域,抽排将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流失,局部水动力条件必然会因为长时间的抽水而发生改变,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工程降水的累积效应会造成城市地下水系统的失衡,且对周边既有结构形成巨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及其布设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包括线型辐射管、圆形辐射管和连接机构,所述线型辐射管设置有四个,且其相互之间通过直角型连接件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圆形辐射管设置有一个,且在所述圆形辐射管上至少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
[000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弧形管、套筒、套管、连接管和固定件,所述弧形管套接在圆形辐射管的外侧,所述弧形管外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筒和套管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外的螺纹销挤压固定,所述套管另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线型辐射管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完成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半封闭卡件,在所述固定件上也螺纹连接有螺纹销,通过螺纹销完成固定件与线型辐射管的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开口端固定有铰接座,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铰
接座内,通过铰接座完成连接管和固定件之间的的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管上也螺纹连接有螺纹销,通过螺纹销的作用完成弧形管与圆形辐射管之间的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机构的套筒和套管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所在直线上,同一个连接管上的两个固定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线型辐射管上,所述连接管与线型辐射管之间的夹角为45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机构的套筒和套管与线型辐射管相互平行或者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管上的两个固定件固定在线型辐射管的中段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八个,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呈米字型固定在圆形辐射管的外侧。
[0014]第二方面,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的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先选择四个线型辐射管,并利用直角型连接件将四个线型辐射管相互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的一端角安装在辐射井竖井处,正方形框架覆盖的区域与辐射井空间范围区域对应;
[0016]S2、选择合适半径的圆形辐射管,选择四个或者八个连接机构将圆形辐射管固定在正方形框架内,使得圆形辐射管的圆心和正方形框架的中心相对应,使得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及连接机构组成布设基架,再将帷幕布设在基架上,即可完成布设。
[0017]进一步的,选择四个连接机构时,先利用弧形管等间距的将四个连接机构固定在圆形辐射管的外侧;
[0018]当圆形辐射管的直径较小时,转动圆形辐射管与正方形框架的相对位置,使得连接机构的套筒和套管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然后调整套筒套管的相对长度将同一个连接管上的两个固定件依次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线型辐射管上;
[0019]当圆形辐射管的直径较大时,转动圆形辐射管与正方形框架的相对位置,使得连接机构的套筒和套管与线型辐射管相互平行或者垂直设置,再调整套筒套管的相对长度将连接管上的两个固定件固定在相邻的线型辐射管的中段处,连接管和相邻的线型辐射管之间相互平行。
[0020]进一步的,选择八个连接机构,先利用弧形管等间距的将八个连接机构固定在圆形辐射管的外侧,然后转动圆形辐射管与正方形框架的相对位置,使得套筒和套管呈米字型布设在正方形框架的米字格内,再分别调整套筒套管的相对长度,使得固定件分别固定在线型辐射管上。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选择四个线型辐射管,并利用直角型连接件将四个线型辐射管相互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的一端角安装在辐射井竖井处,正方形框架覆盖的区域与辐射井空间范围区域对应,再选择合适半径的圆形辐射管,选择四个连接机构将圆形辐射管固定在正方形框架内,先利用弧形管等间距的将四个连接机构固定在圆形辐射管的外侧,再转动圆形辐射管与正方形框架的相对位置,使得连接机构的套筒和套管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然后调整套筒套管的相对长度将同一个连接管上的两个固定件依次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线型辐射管,使得圆形辐射管的圆心和正方形框架的中心相对应,使得
圆形辐射管和正方形框架及连接机构组成布设基架,再将帷幕布设在基架上,即可完成布设在帷幕以及辐射管的双重作用叠加下,抗浮减压效果最好,经济投入以及对渗流场的影响较小,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布设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布设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无帷幕条件下空间底部不同半径圆形辐射管方案降水减压结果对比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有帷幕条件下空间底部不同半径圆形辐射管方案降水减压结果对比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竖井降深8m,圆形辐射管半径为20m方案降水空间底部压强水头分布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无帷幕条件下空间底部不同半径圆形辐射管方案降水减压对渗流场影响情况;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有帷幕条件下空间底部不同半径圆形辐射管方案降水减压对渗流场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型辐射管(1)、圆形辐射管(2)和连接机构(3),所述线型辐射管(1)设置有四个,且其相互之间通过直角型连接件(11)固定组成正方形框架,所述圆形辐射管(2)设置有一个,且在所述圆形辐射管(2)上至少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弧形管(31)、套筒(32)、套管(33)、连接管(34)和固定件(36),所述弧形管(31)套接在圆形辐射管(2)的外侧,所述弧形管(31)外侧固定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内套接有套管(33),所述套筒(32)和套管(33)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筒(32)外的螺纹销挤压固定,所述套管(33)另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管(34),所述连接管(34)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固定件(36),所述固定件(36)固定在线型辐射管(1)上,通过所述连接机构(3)完成圆形辐射管(2)和正方形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6)为半封闭卡件,在所述固定件(36)上也螺纹连接有螺纹销,通过螺纹销完成固定件(36)与线型辐射管(1)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6)的开口端固定有铰接座(35),所述连接管(34)的端部转动连接在铰接座(35)内,通过铰接座(35)完成连接管(34)和固定件(36)之间的的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31)上也螺纹连接有螺纹销,通过螺纹销的作用完成弧形管(31)与圆形辐射管(2)之间的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机构(3)的套筒(32)和套管(33)设置在正方形框架的对角线所在直线上,同一个连接管(34)上的两个固定件(36)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线型辐射管(1)上,所述连接管(34)与线型辐射管(1)之间的夹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帷幕辐射井抗浮减压布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机构(3)的套筒(32)和套管(33)与线型辐射管(1)相互平行或者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管(34)上的两个固定件(36)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卫王春淼石一博郭倩怡李琦蔡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