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6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壳体和防碰撞组件,所述净水器壳体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净水器壳体通过吸磁卡扣与防尘面板连接,同时防尘面板上嵌入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碰撞组件安装于净水器壳体两侧,且净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卡环,同时净水器壳体通过固定卡环与净水组件安装连接,所述净水组件一端通过进水管贯穿净水器壳体与过滤组件连接,且净水器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挂环。该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设置有移动组件和防碰撞组件,移动组件的设置可带动净水器本体进行移动,方便搬运、转移净水器位置,防碰撞组件的设置大大提高净水器防护性,避免发生碰撞事故。避免发生碰撞事故。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器
,具体为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净水器能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以及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采用净水器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深度过滤,可以较好地保护使用者的健康。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净水器的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会被杂质逐渐堵塞或杂质吸附在滤料外表面,从而导致过滤、吸附效果明显下降,从而,随着滤芯截留下来的杂质越来越多,往往会使该滤芯杂质的“污染”程度超过饮用水的本身的“污染”程度,从而使滤芯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需要对净水器进行反冲洗处理。现有的净水器多为固定式,不方便移动,通常采用人工搬运方式进行移动,人工搬运费时费力,增加劳动强度,且现有的净水器防护性较差,净水器大多不具备防护装置,在搬运或运输净水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损坏事故,且现有的净水器实用性较低,净水器过滤效果不佳,自来水中含有较多杂质,杂质容易对净水器滤芯造成堵塞,并且现有的净水器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新的污染,污染会超过自来水本身的污染程度,需要对其进行冲洗处理,现有冲洗技术操作难度大,给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耗费较多的时间,并且无法对超滤膜的各个位置进行反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净水器多为固定式,不方便移动,且现有的净水器防护性较差,且现有的净水器实用性较低,并且现有的净水器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新的污染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壳体和防碰撞组件,所述净水器壳体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且净水器壳体通过吸磁卡扣与防尘面板连接,同时防尘面板上嵌入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碰撞组件安装于净水器壳体两侧,且净水器壳体内部设置有固定卡环,同时净水器壳体通过固定卡环与净水组件安装连接,所述净水组件一端通过进水管贯穿净水器壳体与过滤组件连接,且净水器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挂环。
[0005]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卡合底座、安装板、缓冲套箱、第一缓冲弹簧、缓冲垫、安装支架和滚轮,所述卡合底座与净水器壳体卡合连接,且卡合底座通过安装板与缓冲套箱连接,同时缓冲套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垫与安装支架连接,且安装支架内部安装有滚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移动组件滚动便于带动净水器位置进行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防碰撞组件包括缓冲柱、第二缓冲弹簧、防碰撞板和橡胶防护垫,所
述缓冲柱一端与净水器壳体连接,且缓冲柱另一端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防碰撞板连接,同时防碰撞板一侧设置有橡胶防护垫。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防碰撞组件可有效通过净水器防护性,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自来水前置过滤器、原水进水口、过滤器滤壳、过滤网芯、排污管、排污阀、出水口和电控阀,所述自来水前置过滤器一端设有原水进水口,且自来水前置过滤器与过滤器滤壳连接,同时过滤器滤壳内部设有过滤网芯,所述排污管设置于过滤器滤壳底部,且排污管底端设有排污阀,所述出水口设置于自来水前置过滤器另一端,且出水口上方设有电控阀。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过滤组件便于对自来水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净水组件包括棉滤芯、连接管道、活性炭滤芯、烧结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后置活性炭滤芯、净水出水管、反冲洗管和冲洗阀,所述棉滤芯一端与进水管连接,且棉滤芯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活性炭滤芯连接,同时活性炭滤芯通过连接管道与烧结活性炭滤芯连接,所述烧结活性炭滤芯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超滤膜滤芯连接,且超滤膜滤芯通过连接管道与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同时后置活性炭滤芯底部设有净水出水管,所述反冲洗管一端与超滤膜滤芯连接,且反冲洗管另一端与冲洗阀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净水组件便于对自来水进行层层过滤净化处理。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芯尺寸小于过滤器滤壳尺寸。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过滤网芯配合过滤器滤壳使用,便于对自来水原水进行过滤处理。
[0015]优选的,所述棉滤芯、活性炭滤芯、烧结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和后置活性炭滤芯尺寸均相同。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棉滤芯配合活性炭滤芯、烧结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和后置活性炭滤芯使用,便于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
[0017]优选的,所述透明观察窗尺寸小于防尘面板尺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透明观察窗便于观察净水器壳体内部净水组件。
[0019]优选的,所述防碰撞组件对称设置在净水器壳体两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防碰撞组件大大提高净水器防碰撞性能,便于更好的使用。
[002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该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
[0022](1)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通过滚轮滚动从而带动卡合底座和净水器进行移动,便于搬运、转移净水器位置,缓冲套箱配合缓冲弹簧使用,可有效缓冲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颠簸和震动,便于更好的进行移动,这种移动方式较为简单,移动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0023](2)设置有防碰撞组件,防碰撞组件通过防碰撞板配合橡胶防护垫使用,可有效提高净水器防碰撞性能,避免净水器发生碰撞事故,缓冲柱配合第二缓冲弹簧使用,可有效缓冲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将损失降到最低,这种防碰撞方式较为简单,防碰撞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0024](3)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通过自来水前置过滤器配合过滤网芯使用,便于对自来水原水进行过滤处理,可有效除去自来水中杂质,便于净水器更好的对过滤后的自来
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这种过滤方式较为简单,过滤效果较好,便于使用;
[0025](4)设置有净水组件,净水组件通过棉滤芯便于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活性炭滤芯便于吸附自来水中异味,烧结活性炭滤芯可深度吸附水中异色异味、漂白粉残留,超滤膜滤芯便于更加精密的过滤自来水,后置活性炭滤芯进一步净化水质,改善口感,反冲洗管配合冲洗阀使用,便于对超滤膜滤芯进行反冲洗处理。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碰撞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壳体(1)和防碰撞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壳体(1)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2),且净水器壳体(1)通过吸磁卡扣(3)与防尘面板(4)连接,同时防尘面板(4)上嵌入安装有透明观察窗(5),所述防碰撞组件(6)安装于净水器壳体(1)两侧,且净水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固定卡环(10),同时净水器壳体(1)通过固定卡环(10)与净水组件(9)安装连接,所述净水组件(9)一端通过进水管(7)贯穿净水器壳体(1)与过滤组件(8)连接,且净水器壳体(1)顶部设置有安装挂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卡合底座(201)、安装板(202)、缓冲套箱(203)、第一缓冲弹簧(204)、缓冲垫(205)、安装支架(206)和滚轮(207),所述卡合底座(201)与净水器壳体(1)卡合连接,且卡合底座(201)通过安装板(202)与缓冲套箱(203)连接,同时缓冲套箱(203)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204),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04)通过缓冲垫(205)与安装支架(206)连接,且安装支架(206)内部安装有滚轮(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撞组件(6)包括缓冲柱(601)、第二缓冲弹簧(602)、防碰撞板(603)和橡胶防护垫(604),所述缓冲柱(601)一端与净水器壳体(1)连接,且缓冲柱(601)另一端通过第二缓冲弹簧(602)与防碰撞板(603)连接,同时防碰撞板(603)一侧设置有橡胶防护垫(6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体清洁的反冲洗处理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自来水前置过滤器(801)、原水进水口(802)、过滤器滤壳(803)、过滤网芯(804)、排污管(805)、排污阀(806)、出水口(807)和电控阀(808),所述自来水前置过滤器(801)一端设有原水进水口(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龙顾学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亚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