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746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钉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该导向器包括内导向件、外导向件、第一定位针、第二定位针、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内导向件包括固定部及测量器,测量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连接部一端连接于固定部上,另一端安装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固定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以供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分别穿过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以供套设于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上,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第三调节孔,以供分别插入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至股骨头内。该导向器能减少透视次数,精准植入空心螺钉,满足平行、贴边、倒三角的要求。三角的要求。三角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

技术介绍

[0002]股骨颈骨折是常见多发病,骨折后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股骨头坏死,虽然老年患者可行髋关节置换术,但对于年轻患者,通常经过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来尽可能的保留股骨头。经典的经过询证医学验证的方案为3颗倒“品”字分布的平行螺钉,贴股骨颈骨皮质边缘固定。对于垂直骨折需要加用横向的螺钉及内侧的支撑钢板。如两个股骨颈骨折固定的力学强度好,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的几率将大大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复位质量也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成功的一大因素,大部分的骨折可以通过闭合牵引复位的方式实现良好的复位,少量的骨折无法通过闭合复位来实现良好的复位,或者说需要在内侧放置支撑钢板时,则需要进行开放复位,直视骨折端来实现解剖复位。
[0003]对于需要直视骨折端来实现解剖复位的这一部分骨折,目前市场上成熟的产品需要加用额外的切口或者需要大量的透视来实现手术方案。传统其他部位的手术在开放复位时因直视骨折端,不需要过多的透视,但是处于股骨颈骨折特殊的轴向髓内固定方式,即使开放复位,也需要大量的透视,来确定导针/螺钉的良好位置。这样,导致该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学习曲线长,要求眼手配合度高从而可能导致多次在股骨上的钻孔操作,增加副损伤,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射线暴露。全程透视手术,对患者和手术者存在放射性伤害。即便采用透视中手术,手术者也很难达到平行、贴骨皮质边缘、倒三角排列的要求。要是达不到此项要求则容易出现螺钉位置不良而导致股骨颈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以减少透视次数,精准植入空心螺钉,满足平行、贴边、倒三角的要求,从而提升复位和固定的质量,降低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几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包括内导向件、外导向件、第一定位针、第二定位针、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内导向件包括固定部及测量器,固定部用于固定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位置处,测量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连接部一端连接于固定部上,另一端安装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连接部设于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的中点位置,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能相对中点位置向两端同步伸缩调节以卡住股骨颈的上下两极,从而测量出股骨颈的宽度值,固定部上形成有平行布置且与转子间线垂直的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以供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分别穿过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从而确定股骨颈到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外导向件通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分别套设于第一
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上且位于股骨颈的外侧以实现定位,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第三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位于同一调节方向线上延伸,第三调节孔的调节方向线垂直于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的调节方向线且位于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之间的中点位置,以根据测量出的股骨颈宽度值,选择第一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一导针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二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二导针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三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三导针至股骨头内,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在外导向件上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包括内导向件、外导向件、第一定位针、第二定位针、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内导向件包括固定部及测量器,固定部用于固定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位置处,测量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连接部一端连接于固定部上,另一端安装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连接部设于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的中点位置,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能相对中点位置向两端同步伸缩调节以卡住股骨颈的上下两极,固定部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中心线垂直平分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的测量间距,第一定位针穿过第一定位槽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以确定股骨颈到第一定位针的前倾角和外展角;
[0008]第一卡尺上垂直连接有导向套,导向套内具有垂直于转子间线的第二定位槽,以供穿入第二定位针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从而确定股骨颈到第二定位针的前倾角和外展角,第二定位针与第一卡尺的卡位脚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皮质的厚度;
[0009]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外导向件通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上且位于股骨颈的外侧以实现定位,第二定位孔为长条状调节孔以供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调节测量间距时使得第二定位针具有对应活动空间;
[0010]外导向件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第三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位于同一调节方向线上延伸,第三调节孔的调节方向线垂直于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的调节方向线且位于第一调节孔及第二调节孔之间的中点位置,以根据第二定位针的位置选择第一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一导针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二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二导针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三调节孔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三导针至股骨头内,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在外导向件上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一表面形成有与转子间线相适配的固定槽,固定槽与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垂直布置,固定部通过固定槽卡固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导向件还包括固定螺钉,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孔并螺接于骨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导向件还包括调节螺钉,固定部上相对所述固定孔的一侧开设有螺孔,调节螺钉螺接于固定部的螺孔内且抵持于骨表面,通过拧入和拧出来微调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的前倾方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器还包括调节齿轮,调节齿轮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上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均具有齿条,两齿条平行啮合于调节齿轮的两侧,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滑动设置于连接部上。
[0015]进一步地,包括第四导针,外导向件上位于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及第三调节孔
上方开设有第四调节孔,第四调节孔包括多个孔位,以供经皮置入第四导针使其与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在前倾角维度上相互平行,在外展角上指向第一卡尺及第二卡尺的中点位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均采用的斯氏针,第一导针、第二导针及第三导针均采用的克氏针。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内导向件设置于体内靠近股骨颈处,将固定部卡固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上,测量器设于股骨颈处以测量出股骨颈的宽度值,将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分别穿过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将外导向件通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针及第二定位针上且位于股骨颈的外侧以实现定位,在股骨颈的轴位透视相上,股骨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向件(1)、外导向件(2)、第一定位针(3)、第二定位针(4)、第一导针(5)、第二导针(6)及第三导针(7),内导向件(1)包括固定部(11)及测量器(12),固定部(11)用于固定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位置处,测量器(12)包括连接部(121)、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连接部(121)一端连接于固定部(11)上,另一端安装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连接部(121)设于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的中点位置,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能相对中点位置向两端同步伸缩调节以卡住股骨颈的上下两极,从而测量出股骨颈的宽度值(a),固定部(11)上形成有平行布置且与转子间线垂直的第一定位槽(111)及第二定位槽(112),以供第一定位针(3)及第二定位针(4)分别穿过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从而确定股骨颈到第一定位针(3)及第二定位针(4)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外导向件(2)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及第二定位孔(22),外导向件(2)通过第一定位孔(21)及第二定位孔(22)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针(3)及第二定位针(4)上且位于股骨颈的外侧以实现定位,外导向件(2)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23)、第二调节孔(24)及第三调节孔(25),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位于同一调节方向线上延伸,第三调节孔(25)的调节方向线垂直于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的调节方向线且位于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之间的中点位置,以根据测量出的股骨颈宽度值(a),选择第一调节孔(23)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一导针(5)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二调节孔(24)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二导针(6)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三调节孔(25)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三导针(7)至股骨头内,第一导针(5)、第二导针(6)及第三导针(7)在外导向件(2)上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2.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导向件(1)、外导向件(2)、第一定位针(3)、第二定位针(4)、第一导针(5)、第二导针(6)及第三导针(7),内导向件(1)包括固定部(11)及测量器(12),固定部(11)用于固定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位置处,测量器(12)包括连接部(121)、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连接部(121)一端连接于固定部(11)上,另一端安装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连接部(121)设于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的中点位置,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能相对中点位置向两端同步伸缩调节以卡住股骨颈的上下两极,固定部(11)上形成有第一定位槽(111),第一定位槽(111)的中心线垂直平分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的测量间距,第一定位针(3)穿过第一定位槽(111)并插入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以确定股骨颈到第一定位针(3)的前倾角和外展角;第一卡尺(122)上垂直连接有导向套(120),导向套(120)内具有垂直于转子间线的第二定位槽(112),以供穿入第二定位针(4)到股骨头颈交界处固定,从而确定股骨颈到第二定位针(4)的前倾角和外展角,第二定位针(4)与第一卡尺(122)的卡位脚之间的距离等于上皮质的厚度;外导向件(2)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及第二定位孔(22),外导向件(2)通过第一定位孔(21)及第二定位孔(22)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针(3)及第二定位针(4)上且位于股骨颈的外侧以实现定位,第二定位孔(22)为长条状调节孔以供第一卡尺(122)及第二卡尺(123)调节测量间距时使得第二定位针(4)具有对应活动空间;外导向件(2)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23)、第二调节孔(24)及第三调节孔(25),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位于同一调节方向线上延伸,第三调节孔(25)的调节方向线垂直
于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的调节方向线且位于第一调节孔(23)及第二调节孔(24)之间的中点位置,以根据第二定位针(4)的位置选择第一调节孔(23)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一导针(5)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二调节孔(24)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二导针(6)至股骨头内,选择第三调节孔(25)的对应孔位插入第三导针(7)至股骨头内,第一导针(5)、第二导针(6)及第三导针(7)在外导向件(2)上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的一表面形成有与转子间线相适配的固定槽(15),固定槽(15)与第一定位槽(111)及第二定位槽(112)垂直布置,固定部(11)通过固定槽(15)卡固于股骨颈的转子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股骨颈骨折开放复位的螺钉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向件(1)还包括固定螺钉(13),固定部(11)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螺钉(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承朱勇龙海涛林涨源刘劲高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