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7332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储灰室,顶部连接料仓,所述料仓与燃烧室连接处设有倾斜的挡料板,所述燃烧室外围设有水冷壁,所述燃烧室外壁开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挡风板。所述燃烧系统连接水储能循环系统,所述水储能循环系统包括高位冷水箱、低位热水箱、循环水泵、板式热交换器、去大棚下部管线,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依次并联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放空管线,所述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所述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所述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棚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棚种植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农作物。
[0003]在一般情况下,大棚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
[0004]我国的大棚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优质的农产品由于控制手段的限制达不到高品质的要求,或者即使达到优品率也很低,这主要受限于现在的大棚种植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提供了植物冬季生长的温度,对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气肥浓度控制上远没有达到精确控制的程度,也没有这样的手段,像温度控制还在采用打开大棚顶部通风口置换空气的粗放式方法。
[0005]目前市场现有的大棚控制系统功能也比较单一,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灌溉水温度不能有机结合。
[0006]传统的二氧化碳系统,或在大棚内生火取暖,易造成二氧化碳聚集,形成安全隐患,另外如果照看不好燃烧不充分甚至可能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人员伤亡。
[0007]种植大棚内二氧化碳需求和热量需求不同时,在大棚的密闭空间内,二氧化碳需求在光照度好,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时,但此时棚内温度高不需热量,夜间无光合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时,温度降低需要补充热量,现有技术通过焚烧产生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不能同时满足两种需求。
[0008]现有技术加热炉无除尘设施,虽市场有号称肉眼不可见灰尘炉,但是燃烧产生的极小颗粒会附着在植物叶片表面,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储灰室,顶部连接料仓,所述料仓与燃烧室连接处设有倾斜的挡料板,所述燃烧室外围设有水冷壁,所述燃烧室外壁开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挡风板。
[0010]所述燃烧系统连接水储能循环系统,所述水储能循环系统包括高位冷水箱、低位热水箱、循环水泵、板式热交换器,所述高位冷水箱通过水管一连接燃烧室的水冷壁进水口,所述水冷壁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二连接低位热水箱,所述水管二上设有水阀一,所述高位冷水箱连接补水管一,所述补水管一上设有水阀二,所述低位热水箱连接补水管二,所述补水管二上设有水阀三,所述低位热水箱连接一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出水管一连接
板式换热器,所述出水管一上设有水阀四,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出水管二连接高位冷水箱,所述出水管二连接去沉淀池管线,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去大气管线、自大棚上部管线,所述去大气管线上设有气阀一,所述自大棚上部管线上设有气阀二,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烟气管连接储灰室,所述烟气管上设有气阀三,所述板式换热器连接一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接去大棚下部管线,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上连接一氧化碳浓度报警仪,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依次并联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放空管线,所述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
[0011]所述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包括水浴除尘器,所述水浴除尘器包括并列设置的一段除尘仓、二段除尘仓,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通过烟气管线一连接一段除尘仓,所述烟气管线一上设有烟气阀一,所述一段除尘仓、二段除尘仓之间通过烟气管线二连通,所述烟气管线二上设有烟气阀二,所述二段除尘仓通过烟气管线三与去大棚下部管线相连,所述水浴除尘器连接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管线上设有补水阀,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最终连接大棚下部,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与大棚下部连接处设有烟气阀三,所述去大棚下部管线上设有与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并联的旁路阀,所述水浴除尘器底部通过排水管一连接沉淀池,所述排水管一并联一冲洗管,所述冲洗管连接储灰室冲洗入口,所述排水管一上设有排水阀一,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冲洗阀。
[0012]所述储灰室的冲洗出口通过排水管二连接沉淀池,所述排水管二上设有排水阀二,所述沉淀池连接灌溉水泵,所述灌溉水泵连接去大棚灌溉管线,所述去大棚灌溉管线上设有灌溉阀,外界补水管线沉淀池相连。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分离入口、旋风分离仓、排灰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能实现大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一体化控制。燃烧炉燃烧时,保证大部分自燃烧室上部进入的烟气与自然风换热后,然后再次进入燃烧室下部,保证因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不充分形成的一氧化碳再次与未燃烧完毕的燃料及热灰接触燃烧,这即保证了燃烧室内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充分,也能尽可能保证燃烧产生优质的二氧化碳气肥供大棚农作物光合作用使用,同时还保证了尽可能少的产生一氧化碳,同时燃烧室底部采用旋风分离器,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燃烧室底部旋风分离固体灰后再进入引风机入口,保证出炉烟气含固量降至最低。
[0015]引风机能将富含二氧化碳的烟气经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降尘处理后送往大棚下部,同时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在对烟气处理后产生的废水可用于清洗储灰室,将储灰室内的富含碳酸钾的草木灰冲洗至沉淀池内,沉淀池为敞开式水池,水浴除尘器内的水自最底部自流至沉淀池,大颗粒灰尘沉淀在沉淀池内,经过沉淀含有钾等微量元素的温水,可用做灌溉农作物。
[0016]通过控制水浴除尘除渣沉淀系统烟气阀一、烟气阀二的通断,可以控制大棚内湿度;当烟气阀一、烟气阀二同时打开时,干燥的空气流经水浴除尘器,能大大提升进入大棚底部的空气湿度。同时低位热水箱内的热水也可以用做生活设施取暖、灌溉水温度调节等作用。
[0017]设置一氧化碳浓度报警仪和放空管线,保证棚内一氧化碳浓度可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燃烧炉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室剖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分离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分离器的旋风分离仓进风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大棚与烟气管、去大棚下部管线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包括燃烧系统1,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炉101,所述燃烧炉101设有燃烧室102,所述燃烧室102底部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103、储灰室104,顶部连接料仓105,所述料仓105与燃烧室102连接处设有倾斜的挡料板106,所述燃烧室102外围设有水冷壁107,所述燃烧室102外壁开设有若干进风口108,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挡风板109。
[0020]所述燃烧系统1连接水储能循环系统2,所述水储能循环系统2包括高位冷水箱201、低位热水箱202、循环水泵203、板式热交换器204,所述高位冷水箱201通过水管一205连接燃烧室102的水冷壁107进水口1071,所述水冷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湿、气肥浓度的种植大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系统(1),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燃烧炉(101),所述燃烧炉(101)设有燃烧室(102),所述燃烧室(102)底部依次连接旋风分离器(103)、储灰室(104),顶部连接料仓(105),所述料仓(105)与燃烧室(102)连接处设有倾斜的挡料板(106),所述燃烧室(102)外围设有水冷壁(107),所述燃烧室(102)外壁开设有若干进风口(108),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挡风板(109);所述燃烧系统(1)连接水储能循环系统(2),所述水储能循环系统(2)包括高位冷水箱(201)、低位热水箱(202)、循环水泵(203)、板式热交换器(204),所述高位冷水箱(201)通过水管一(205)连接燃烧室(102)的水冷壁(107)进水口(1071),所述水冷壁(107)的出水口(1072)通过水管二(206)连接低位热水箱(202),所述水管二(206)上设有水阀一(207),所述高位冷水箱(201)连接补水管一(208),所述补水管一(208)上设有水阀二(209),所述低位热水箱(202)连接补水管二(210),所述补水管二(210)上设有水阀三(211),所述低位热水箱(202)连接一循环水泵(203),所述循环水泵(203)通过出水管一(212)连接板式换热器(204),所述出水管一(212)上设有水阀四(213),所述板式换热器(204)通过出水管二(214)连接高位冷水箱(201),所述出水管二(214)连接去沉淀池管线(215),所述板式换热器(204)连接去大气管线(216)、自大棚上部管线(217),所述去大气管线(216)上设有气阀一(218),所述自大棚上部管线(217)上设有气阀二(219),所述板式换热器(204)通过烟气管(220)连接储灰室(104),所述烟气管(220)上设有气阀三(221),所述板式换热器(204)连接一引风机(222),所述引风机(222)连接去大棚下部管线(2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云郭昊洋崔诗琳张冠众邢小日王莉娟刘瑞凯许子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