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驳岸功能的桥台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兼具驳岸功能的桥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河床及驳岸断面构造中,当河口处的设计河底标高与岸边设计地面标高间落差较大时,在河口处通常设置直立式驳岸挡墙(参见图1)。
[0003]当需要修建桥梁跨越上述类型的河流时,为了减小桥梁长度,同时也为了兼顾驳岸与桥梁桥台建造的便利、美观、融合,通常将桥台与驳岸合建,桥台墙身前缘与河口边线平齐,在桥下投影区域内仅需修建桥台,并兼做驳岸使用。如此设置,避免了桥台结构、驳岸结构重复设置时在河口附近的抵碰现象(参见图2)。
[0004]然而,由于从河底起算的台后填土高度约4m左右,为平衡台后土压力产生的水平推力,在现有的该类跨河桥梁设计中,通常设置双排桩;为了减小台身厚度,一般均设置承台将群桩与台身连接,即所谓“直臂式桥台”;桥台在设置了承台后,一般要求河底之下的承台顶部覆土深度0.5~0.8m,且承台的构造要求厚度不小于1.5m,这样桩顶埋设在河口位置的河底地面以下约2~2.3m,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驳岸功能的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用于支撑群桩的承台;其中,所述墙体分为背墙和前墙两部分,两者上、下连为一体,在背墙后设有支承搭板的牛腿;墙体下面为承台;群桩承台与墙体的前墙在面向河口侧,成平齐状,即在同一垂直面;在面向路基侧,承台宽度超出前墙墙体宽度,超出部分宽度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承台厚度需满足支撑强度及设计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驳岸功能的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记:h0为背墙高度,b2为背墙宽度,b3为背墙后支承牛腿宽度,h1为台后搭板厚度,h2为牛腿端部高度,h3牛腿下部斜面高度;h0= h1+ h2+ h3;h4为前墙高度,b4为前墙宽度,b1为前墙面到背墙面距离,b4= b1+ b2;D为基桩直径,d0为双排桩间距,d1为基桩外侧至承台边缘的距离;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