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13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安装座上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的顶部安装有安装顶盖,安装顶盖的内部嵌设有安装顶座,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一连接带,安装座的另一侧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连接带,安装筒的内侧设有出烟腔,安装筒的中部内侧靠近出烟腔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导流腔,安装筒的底部内侧靠近出烟腔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进气腔,进气腔与出烟腔呈上下交错对应设置,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安装座的底部嵌设有导热网垫,艾烟穿过导流槽进入至安装座的排烟腔内,艾烟内药物成分和热量穿过导热网垫到达人体穴位的皮肤表面对人体施加治疗,整个过程没有灰分的排出,降低了污染。降低了污染。降低了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灸疗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需要针对不同病情对不同的部位实施灸疗,需要医护人员手持艾条并随着艾条的不断燃烧而频繁地调整艾条位置。
[0003]公开号为CN11096041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以解决手动调整艾灸距离和易造成灼伤的问题,包括束紧带,束紧带上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柱形座,柱形座的下端与束紧带连接,柱形座上有竖向贯通的通孔,柱形座下端有置于通孔内的载物环;柱形座上有置于柱形座外围并同轴滑动连接的升降座,升降座的下端有与升降座同轴转动连接的内齿圈;升降座上有开口朝下的同轴环形沉槽,环形沉槽内有多个齿轮,内齿圈与多个齿轮同时啮合;柱形座上有径向滑动贯穿柱形座与升降座的多个齿条,齿条与齿轮一一对应啮合;柱形座上有与齿条匹配的竖向让位槽,柱形座上有转动的旋钮,旋钮与升降座螺接;柱形座上有置于柱形座上方的导向筒,导向筒的下端有多个限位爪。
[0004]现有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艾绒块上正在燃烧的细小纤维飞出并附着于患者身体上,且由于身体活动使得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使用过程比较危险,灰尘容易排出,污染较重,同时艾绒块常常不能稳定安装,常常出现艾绒块中途熄灭的现象,且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使用者身体表面过热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7](1)现有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艾绒块上正在燃烧的细小纤维飞出并附着于患者身体上,且由于身体活动使得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使用过程比较危险,灰尘容易排出,污染较重;
[0008](2)现有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艾绒块常常不能稳定安装,常常出现艾绒块中途熄灭的现象,且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使用者身体表面过热受伤。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的顶部安装有安装顶盖,安装顶盖的内部嵌设有安装顶座,安装筒的内侧设有出烟腔,安装筒的中部内侧靠近出烟腔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导流腔,安装筒的底部内侧靠近出烟腔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进气腔,安装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与进气腔相对应的导气槽,安装筒的导气槽内安装有过滤网,进气腔与出烟腔呈上下交错对应设置,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安装座的底部嵌设有导热网垫,安装顶座的下部安装有艾草柱。
[0010]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座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安装座均通过连接块相
互连接,其中一个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一连接带,与第一连接带对立一侧的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安装有第二连接带。
[0011]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连接带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卡扣,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安装有与连接卡扣对应卡接的连接卡套,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用于与连接块相连接的连接卡座。
[0012]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筒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第一导流片,导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烟板,导流筒的底部位于第一隔烟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隔烟板,第一隔烟板与第一导流片的下端相连。
[0013]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出烟腔的外周腔壁为导流筒的内侧壁,出烟腔的下端腔壁为第一隔烟板的上表面中部被导流筒围出的区域,导流腔的两侧腔壁为相邻每对第一导流片相对的侧壁。
[0014]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隔烟板包括隔烟环,隔烟环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流挡板,导流挡板与导气槽一一对应,导流挡板的两侧边和第二隔烟板的外周突出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片。
[0015]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顶座的内部靠近座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上铰接有扭簧轴,定位柱通过扭簧轴铰接有支撑弯杆,支撑弯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艾草柱被两个支撑杆夹持,支撑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等距均匀分布的支撑条。
[0016]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导流槽,导流槽位于导流腔的下方且与导流腔呈上下一一对应,导流腔通过导流槽与排烟腔相连通。
[0017]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座的底部外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排烟口,且排烟口与排烟腔相连通,排烟口内安装有滤网板。
[0018]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顶盖的内侧壁与安装筒的顶部外侧壁螺纹连,导热网垫的外周安装有用于和安装座螺纹对接的对接环。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工作人员能够在不同数量需求的情况下灵活地增减数量并排列呈阵列,同时方便安装不同数量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通过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束缚住在人体上,通过连接卡扣和连接卡套的对应卡接,从而确保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稳定卡接,同时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均安装有调节扣,从而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长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安装多个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确保本装置的稳定安装,防止由于束缚不足导致本装置晃动甚至从人体上脱离,通过安装顶盖与安装筒的螺纹连接,从而进行上下的位置调整,通过导气腔将外界空气引入出烟腔内,使得点燃的艾草柱与空气反应,产生带有热量的艾烟,艾烟随着热量上升并聚集在安装筒的内侧顶部,使得艾烟进入到导流腔的上端,并使艾烟随着导流腔向下移动,艾烟穿过导流槽进入至安装座的排烟腔内,艾烟内药物成分和热量穿过导热网垫到达人体穴位的皮肤表面对人体施加治疗,无用的烟则沿着排烟口向外排出,从而使得整体过程有序高效,且整个过程没有灰分的排出,降低了污染;
[0021](2)通过导流挡板的阻挡,使得安装筒内只能通过导气槽进气并通过进气腔将外界空气引入安装筒内,并且只能通过出烟腔使得空气与艾草柱进行反应产生艾烟,通过导流挡板防止产生的艾烟从进气腔向外逸散,安装艾草柱时,转动支撑杆,将艾草柱放入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支撑杆在分离时转动支撑弯杆的力,使得扭簧轴受力转动,产生弹力,利用扭簧轴产生的弹力作为反作用力,施加至支撑杆上,从而通过支撑杆对艾草柱进行夹持固定,同时通过支撑条对艾草柱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通过安装顶盖与安装筒的螺纹连接,使得安装顶盖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安装筒分离和拆装,从而方便安装艾草柱,并且支撑条和支撑杆均呈线状结构,与艾草柱的接触面小,既保持对艾草柱的稳定夹持,又避免艾草柱中途熄灭,并通过出烟腔的竖直设置,使得排灰十分方便,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和不同网孔大小的导热网垫,从而调整艾灸过程中的温度和治疗速度,适应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安装有安装筒(2),所述安装筒(2)的顶部安装有安装顶盖(3),所述安装顶盖(3)的内部嵌设有安装顶座(4),所述安装筒(2)的内侧设有出烟腔(24),所述安装筒(2)的中部内侧靠近出烟腔(24)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导流腔(25),所述安装筒(2)的底部内侧靠近出烟腔(24)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进气腔,所述安装筒(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与进气腔相对应的导气槽,安装筒(2)的导气槽内安装有过滤网(18),所述进气腔与出烟腔(24)呈上下交错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开设有排烟腔(23),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嵌设有导热网垫(22),安装顶座(4)的下部安装有艾草柱(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安装座(1)均通过连接块(5)相互连接,其中一个安装座(1)的一侧通过连接块(5)安装有第一连接带(6),与第一连接带(6)对立一侧的安装座(1)的一侧通过连接块(5)安装有第二连接带(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6)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卡扣(7),所述第二连接带(12)的一端安装有与连接卡扣(7)对应卡接的连接卡套(13),所述第一连接带(6)和第二连接带(12)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用于与连接块(5)相连接的连接卡座(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排灰的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导流筒(16),所述导流筒(16)的外周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呈等角度均匀分布的第一导流片(17),所述导流筒(16)的底部装有第一隔烟板(19),所述导流筒(16)的底部位于第一隔烟板(19)的下方安装有第二隔烟板(32),第一隔烟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非凡孟简孟浩杨文龙徐坤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奇乃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