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测控设备异构监控数据包的自适应解析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测量与控制
,涉及面向测控设备异构监控数据包的自适应解析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已经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功能多样的航天测控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逐步实现了远程集中监控中心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测控设备的利用率和应急测控能力。目前测控设备的监控系统采用C/S模式,分为设备监控服务器,本地监控客户机及远程监控客户机,监控系统由各设备研制厂所开发,各设备监控系统在用户界面、监控协议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对应一套设备,就需要在中心部署一套对应的远程客户端软件,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给远程集中监控值班与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测控设备的不断增加,这种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分析中心远程监控模式下的测控设备监控体系,设计测控设备标准化的通用监控平台,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统一集中监控。而建设通用监控平台的第一步就是对各类测控设备监控数据包的解析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测控设备异构监控数据包的自适应解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制定数据元素编码规则,并根据编码规则将测控设备监控协议涉及的监控数据元素进行编码,使每一个编码唯一确定一个监控数据元素,同时进行数据标准类型、标准长度、标准单位和标准值域得定义,从而形成标准的数据元素集;步骤2、根据监控协议对多源的监控数据包处理方式进行配置描述,描述主要包括数据包名称、数据源、数据目标、数据类型、类型标识、处理流程、处理流程参数和数据包参数列表;步骤3、根据监控协议和监控数据元素编码,对数据包中的数据元素的属性和处理方式进行配置描述,描述包括:参数ID、参数名、参数存储类型、参数使用类型、参数长度、参数在包中的偏移量、参数在字节中的位置、处理方法名称和处理方法参数列表;步骤4、根据上述配置,对监控数据进行自适应解析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测控设备异构监控数据包的自适应解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1)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数据源和数据类型,查找对应数据包配置描述;2)依次从参数列表配置中读取参数配置描述,并利用反射调用处理方法对参数进行处理,直至所有参数均处理完毕;3)同时根据配置开启/关闭/跳过等待线程;4)利用反射调用数据包配置描述的处理流程完成数据交互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测控设备异构监控数据包的自适应解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高惠荔,谷小松,陈军超,王官龙,胡小倩,魏成祎,陈慧伟,杨日,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