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类疾病重症患者喂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辅助治疗
,特别是一种神经类疾病重症患者喂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神经内科,临床医生担任门诊、住院的值班工作,对接诊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对所管住院病员全面负责,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特殊观察重症病员,重症患者都需要通过鼻饲管喂食,在对重症患者查房时,常见患者家属采用医用注射器对患者进行喂流食,操作流程是:
[0003]1、先将患者胃内的胃液及空气抽出,确保胃管插入胃内;
[0004]2、注入20
‑
30ML的温水,可润滑管腔防止鼻饲液粘附管壁;
[0005]3、反复从容器内抽取流食并注入到胃管内,且在抽取流食时还需要弯折胃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引起腹胀;
[0006]4、再用20
‑
30喂水冲管,防止鼻饲液积存在管腔内,堵塞胃管,造成胃肠炎;上述操作步骤繁琐,且采用小容量注射器需要多次反复抽取并注入,还需反复折弯胃管末端,操作麻烦,不能连续喂食,流食温度降低,容易引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类疾病重症患者喂食器,包括开口朝下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内固定有一个腰型的储食筒(2)和一个圆柱形的储液筒(3),储液筒(3)位于储食筒(2)的右侧,筒体(1)内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储水筒(4),储食筒(2),储液筒(3)与储水筒(4)均开口朝下设置,储食筒(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橡胶塞(5),储液筒(3)与储水筒(4)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橡胶塞(6),储食筒(2)上设有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杆(7),第一杆(7)下端与第一橡胶塞(5)螺纹连接,储液筒(3)和储水筒(4)上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杆(8),第二杆(8)下端与对应的第二橡胶塞(6)固定连接,第一杆(7)和多个第二杆(8)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实现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的筒体(1)下端螺纹连接有筒盖(9),筒盖(9)内设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与筒盖(9)上分别开设有四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通孔(11),通孔(11)可与对应的储食筒(2)或储液筒(3)或储水筒(4)连通,筒盖(9)上的多个通孔(11)下侧连接有一个四通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类疾病重症患者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食筒(2)上端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杆(7)同轴的T型盘(13),第一杆(7)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竖槽,T型盘(13)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竖槽滑动连接的竖杆(14),T型杆外缘面上设有多个齿牙,筒体(1)左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齿牙啮合的齿轮(15),齿轮(15)左侧伸出筒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类疾病重症患者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筒(3)与储水筒(4)上端分别设有圆环(16),第一杆(7)与第二杆((8))分别为T型形状,第一杆(7)与第二杆(8)上分别套装有位于其阶梯面与T型盘(13)或圆环(16)之间的弹簧(17),筒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彦杰,郑惠,张宝营,刘晓刚,刘朋举,郑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