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8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若干种植单元,所述的种植单元底部设置基台;所述的基台两侧具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渗透出口;所述的过滤层通过过滤渗透出口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过滤层的两侧设置有填料通道;所述的填料通道处于每个所述种植单元之间;所述的填料通道表面设置有锁紧盖。通过梯形基台的涉及,能够扩大过滤层的的接水面积,使得种植单元表面所有部分所接受的水,都能够进入到过滤层中,并进入到储水箱体中;同时,在基台的作用下,减少种植单元内的中空跨度,确保种植单元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渗蓄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属于城市排水蓄水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道路是地表径流的重要来源。雨水从道沿豁口流入隔离带下凹式绿地,卵石、炉渣、砂子构成的滤层就像海绵一样净化和存储雨水。多余的雨水,通过高于绿地的雨水篦子,大部分流入附近的速渗井,剩余部分溢流至调蓄池。所有道路都通过纵向下凹绿地对雨水进行侧面收集、下渗,浇灌绿带植物。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砾石和砂土的简易积蓄装置或者沿道路纵向设置连续蓄水过滤沟,对道路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滞蓄。富余雨水首先溢流到附近绿地就近下渗,在遭遇雨量大、历时短的大暴雨时,则通过道路雨水井内的雨水溢流偃排至城市排水主管网。基本可将路面70%以上的雨水收集利用。自循环渗蓄为海绵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雨水进行过滤后,进行储存,并通过雾化喷头定时定量的对植物进行灌溉;然而现有的自循环渗蓄具有以下缺陷:1)地表以下通常只具备部分的过滤储水装置,导致大部分的雨水浪费;2)若是地表以下的渗透储水装置较多,势必导致地表下侧的中空跨度大,容易出现绿化带塌陷的问题;3)过滤层在长期使用之后,必然会滞留较多的泥沙造成堵塞,导致过滤失效。
[0003]因此,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雨水收集效率高,降低雨水浪费率,提高回收利用率,地表层结构稳定,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若干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单元底部基台;所述的基台两侧具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渗透出口;所述的过滤层通过过滤渗透出口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过滤层的两侧设置有填料通道;所述的填料通道处于每个所述种植单元之间;所述的填料通道表面设置有锁紧盖。
[0006]优选的,所述基台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基台上部与种植单元底部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支撑件。
[0007]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件包括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种植单元和基台相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基台与种植单元之间形成梯形腔;所述的过滤层填充于梯形腔之内;所述的过滤层为碎石层。
[0009]优选的,所述的填料通道为金属矩管;所述填料通道的上下两侧开口;所述的梯形腔侧部相对填料通道设置有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的填料通道与梯形腔通过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的锁紧盖铰接于填料通道相对梯形腔另一侧的开口上。
[0011]优选的,所述的锁紧盖与种植单元表面平齐;所述的梯形腔内设置有工字型支撑件;所述的工字型支撑件中间位置开口。
[0012]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渗透出口设置在梯形腔的底部;所述的过滤渗透出口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过滤渗透出口的孔口处设置有土工布。
[0013]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梯形基台的涉及,能够扩大过滤层的的接水面积,使得种植单元表面所有部分所接受的水,都能够进入到过滤层中,并进入到储水箱体中;同时,在基台的作用下,减少种植单元内的中空跨度,确保种植单元的稳定性;最后,可通过填料通道向梯形腔内压入新的过滤填充物,并将原有的填充物从另一侧的填料通道中向外压出,确保过滤层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种植单元,2为基台,3为过滤层,4为过滤渗透出口,5为填料通道,6为锁紧盖,7为支撑件,8为梯形腔,9为工字型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0018]参见图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若干种植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单元1底部设置基台2;所述的基台2两侧具有过滤层3;所述过滤层3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渗透出口4;所述的过滤层3通过过滤渗透出口4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过滤层3的两侧设置有填料通道5;所述的填料通道5处于每个所述种植单元1之间;所述的填料通道1表面设置有锁紧盖6。
[0019]进一步的说,所述基台2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基台2上部与种植单元1底部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支撑件7。
[002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基台2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在种植单元1底部造成较大的中空跨度。其次,梯形涉及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过滤层的接水面积,能够确保种植单元上每个位置的雨水都能够向下渗透至储水腔中。
[0021]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支撑件7包括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种植单元和基台相接。
[0022]进一步的说,述的基台与种植单元之间形成梯形腔8;所述的过滤层3填充于梯形腔8之内;所述的过滤层3为碎石层。
[0023]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填料通道5为金属矩管;所述填料通道5的上下两侧开口;所述的梯形腔侧部相对填料通道设置有开口。
[002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向填料通道5内按压新的过滤填料,能够将旧的过滤填料从另一侧的填料通道中压出,使得过滤填料的更换更加便捷;不使用时,可关闭锁紧盖,不影响行走。
[0025]锁紧盖属于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0026]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填料通道与梯形腔通过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的锁紧盖铰接于填料通道相对梯形腔另一侧的开口上。
[0027]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锁紧盖6与种植单元1表面平齐;所述的梯形腔8内设置有工字型支撑件9;所述的工字型支撑件9中间位置开口。
[002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若梯形腔8尺寸较大,可采用工字形支撑件进行支撑,可以在其中部开设通孔,不会影响过滤填料的转移。
[0029]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过滤渗透出口设置在梯形腔的底部;所述的过滤渗透出口4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过滤渗透出口的孔口处设置有土工布;所述的过滤渗透出口与储水腔相接。
[00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若干种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单元底部设置基台;所述的基台两侧具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渗透出口;所述的过滤层通过过滤渗透出口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过滤层的两侧设置有填料通道;所述的填料通道处于每个所述种植单元之间;所述的填料通道表面设置有锁紧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基台上部与种植单元底部具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支撑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包括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种植单元和基台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台与种植单元之间形成梯形腔;所述的过滤层填充于梯形腔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王晖李沛霖王伟霖梁静毛茜慧谢杰鹿莎莎杜雪丹张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