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57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床架;床板结构,床板结构设置在所述床架上,包括水平延伸的固定板和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板沿床架宽度方向两侧的活动翻板,每个所述活动翻板均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举升结构,活动装配在床架内,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活动翻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在床架内沿床架宽度方向移动的撞击件,所述撞击件用于在床架宽度方向的移动行程上带动对应的举升结构举升起对应的活动翻板,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肢体翻抬工作费时费力,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患者舒适度低的技术问题。患者舒适度低的技术问题。患者舒适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理是指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病人卫生护理的目的为:

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

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

改变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气味。

预防褥疮和交叉感染。

便于观察病情。以住院病人为例,卫生护理包括以下几种:入院护理:病人入病室前要在接诊室洗头、理发、沐浴、更衣、剪指甲。对有虱虮的病人应进行灭虱。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包括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用温水擦背、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梳头,整理床铺及更换污染衣单,这一切应在早饭前进行。晚间护理系在晚饭后进行,如协助洗脸漱口等。使病人感觉清洁舒适,易于入睡。病人若由于疾病痛苦彻夜不眠,身体疲备,在晨晚间护理时也可以观察病情。饭前后护理:饭前协助病人洗手,扶老幼病人坐起。饭后整理床铺以保持整洁。高热病人饭前后应予漱口。
[0003]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开展危重症病人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采集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
[0004]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部分重症患者不便翻身,需要耗费医护人员较大的气力去翻抬患者的肢体,工作强度大,费时费力,且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肢体翻抬工作费时费力,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包括:床架;床板结构,床板结构设置在所述床架上,包括水平延伸的固定板和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板沿床架宽度方向两侧的活动翻板,每个所述活动翻板均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举升结构,举升结构安装在所述床架内,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活动翻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在床架内沿床架宽度方向移动的撞击件,所述撞击件用于在床架宽度方向的移动行程上带动对应的举升结构举升起对
应的活动翻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举升结构均包括:导向块,导向块沿床架宽度方向导向装配在所述床架内;连杆,一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导向块和对应的活动翻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内装配有水平延伸的导向轴,两个所述导向块均滑动的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一个导向轴满足两个导向块的安装布置,成本更低。
[0009]进一步地,所述撞击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的撞击块,在所述导向轴的轴向上,所述撞击块位于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撞击块为块状结构,与导向块的接触面积更大,推动效果更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布置;螺杆,所述螺杆水平延伸,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撞击块,所述螺杆与所述撞击块通过螺纹装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撞击块朝向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两个侧面上均布置有吸盘,以在接触对应的导向块时稳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内还具有:床体,床体位于床板结构的下侧;放置槽,放置槽开设在床体的上部,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螺杆下方,所述放置槽的开口朝上;两个所述放置槽分别位于所述撞击块的两侧;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布置于放置槽的槽底,且电连接有控制系统;被检测块,通过弹性件被顶推至放置槽的槽口,在被检测块至撞击块的方向上,被检测块的上端面为由上至下倾斜的斜面;所述位移传感器与被检测块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间隔大于位移传感器的感应距离,所述撞击块的下侧具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大小满足撞击块移动至所述被检测块上方时将所述被检测块下压至被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需求;气缸组,包括多个沿床架宽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床体的底部的支撑气缸,支撑气缸的输出端朝下,且支撑气缸与地面间隔布置,气缸组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以在控制系统接收到位移传感器的感应信号后,由控制系统控制气缸组中每个支撑气缸的输出端伸出以支撑在地面上。为了保证整个床架的稳定性,撞击块与被检测块接触后通过推块将被检测块下压至被位移传感器检测到,位移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支撑气缸的输出端朝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有效保证了患者肢体翻抬时床架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床架上还设置有集成控制箱,集成控制箱具有所述控制系统和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按钮,还具有控制多个支撑气缸的输出端回收的回收按钮。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001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来控制螺杆转动时带动撞击块朝左或朝右运动,当与对应的导向块接触后,带动导向块向外侧移动,进而带动连杆推动对应活动翻板翻起,从而实现辅助患者朝另一个方向的肢体翻抬,而当撞击块外移一定距离使得活动翻板的翻起角度达到一定值
时,为了保证整个床架的稳定性,撞击块与被检测块接触后通过推块将被检测块下压至被位移传感器检测到,位移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支撑气缸的输出端朝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有效保证了患者肢体翻抬时床架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设置,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肢体翻抬工作费时费力,增加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内增加导向穿杆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床架;2、固定板;3、活动翻板;4、导向块;5、连杆;6、导向轴;7、撞击块;8、驱动电机;9、螺杆;10、吸盘;11、放置槽;12、位移传感器;13、被检测块;14、弹性件;15、斜面;16、推块;17、支撑气缸;18、集成控制箱;19、导向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包括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床板结构,床板结构设置在所述床架上,包括水平延伸的固定板和两个分别位于固定板沿床架宽度方向两侧的活动翻板,每个所述活动翻板均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举升结构,举升结构安装在所述床架内,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两个活动翻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在动力源的驱动下在床架内沿床架宽度方向移动的撞击件,所述撞击件用于在床架宽度方向的移动行程上带动对应的举升结构举升起对应的活动翻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结构均包括:导向块,导向块沿床架宽度方向导向装配在所述床架内;连杆,一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导向块和对应的活动翻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内装配有水平延伸的导向轴,两个所述导向块均滑动的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的撞击块,在所述导向轴的轴向上,所述撞击块位于两个所述导向块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护理用肢体翻抬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布置;螺杆,所述螺杆水平延伸,所述螺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撞击块,所述螺杆与所述撞击块通过螺纹装配。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柳杰罗薇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