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27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子本体以及智能模块总成盒,所述帽子本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在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前端,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凹槽;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包括控制模块、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并且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还与所述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能够解决现有的安全帽无法获取施工人员位置信息的问题,从而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帽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在施工人员进行地下建设作业时,不能很好地进行定位便无法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地下环境较为复杂,因此施工人员的心率情况也需要及时获取,从而保证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0003]目前,有相关说明表示,在安全帽上加装电子监测设备来定位的产品,例如定位方式采用GPS/北斗定位、传统射频RFID技术、WIFI、蓝牙、Lora (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以及UWB(即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载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编数据)技术。
[0004]然而,以上技术均具有成本高、实时性差等缺陷,无法做到通过低廉的成本来实现对工人位置的实时监管,缺少对工人生命体征的进一步查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以解决现有的安全帽无法获取施工人员位置信息的问题,从而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子本体以及智能模块总成盒,所述帽子本体包括内壳和外壳,在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前端,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凹槽;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包括控制模块、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并且所述 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还与所述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
[0008]可选择地,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下夹带,所述下夹带固定于所述帽子本体的两侧。
[0009]可选择地,所述下夹带与所述帽子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脉搏传感器;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还包括比较器模块,所述脉搏传感器连接所述比较器模块,以用于检测施工人员脉搏信息并将所述脉搏信息传输至所述比较器模块,所述比较器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以对所述脉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0010]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
[0011]可选择地,所述比较器模块采用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
[0012]可选择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
[0013]可选择地,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帽沿,所述帽沿位于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前端。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的存在,能够获取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并且多功能组合能够解决单一定位模块时效性差的问题,且相较于时效性高的单一定位模块,又解决了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模块总成盒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的凹槽中,又能够确保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确保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左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智能模块总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帽子本体;2

外壳;3

内壳;4

凹槽;5

下夹带;6

帽沿;7

控制模块;8

脉搏传感器;9

比较器模块;10

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1
‑ꢀ
服务器;12

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子本体1以及智能模块总成盒,所述帽子本体1包括内壳3和外壳 2,在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前端,所述内壳3与所述外壳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凹槽4;参考图3所示,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包括控制模块7、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和电源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 1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7供电,所述控制模块7与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并且所述 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还与所述后台服务器11通信连接。
[002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通过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的存在,能够获取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并且多功能组合能够解决单一定位模块时效性差的问题,且相较于时效性高的单一定位模块,又解决了成本较高的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模块总成盒放置在内壳3与外壳2之间形成的凹槽 4中,又能够确保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确保本技术所提供的智能安全帽的使用寿命。
[0028]可选择地,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下夹带5,所述下夹带5固定于所述帽子本体1的两侧。
[0029]可选择地,所述下夹带5与所述帽子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脉搏传感器 8;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还包括比较器模块9,所述脉搏传感器8连接所述比较器模块9,以用于检测施工人员脉搏信息并将所述脉搏信息传输至所述比较器模块9,所述比较器模块9还与所述控制模块7连接,以对所述脉搏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7。
[0030]可选择地,所述控制模块7包括型号为STM32的单片机。
[0031]可选择地,所述比较器模块9采用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
[0032]具体请参考图4,脉搏传感器8的1号端口与比较器U5的IN+端口连接,脉搏传感器8的3号端口与比较器U5的IN

端口连接,比较器U5的DO端口与单片机的P3.2/INT0端口连接。
[0033]这样,在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时,下夹带5处的脉搏传感器8能够正好与施工人员的耳朵相接触,从而从耳朵处获取施工人员的脉搏信息,并将脉搏信息传输至比较器中,通过比较器对脉搏信息的滤波操作和限流操作,能够确保比较器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在与控制模块7引脚连接时输出的电平信号更加稳定。
[0034]本技术对于脉搏传感器8的具体型号不做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帽子本体(1)以及智能模块总成盒,所述帽子本体(1)包括内壳(3)和外壳(2),在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前端,所述内壳(3)与所述外壳(2)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的凹槽(4);所述智能模块总成盒包括控制模块(7)、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和电源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1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以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7)供电,所述控制模块(7)与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之间双向通信连接,并且所述GPS/GSM/GPRS组合定位模块(10)还与后台服务器(11)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下夹带(5),所述下夹带(5)固定于所述帽子本体(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照帅田俊彪陈旭陈致远张洪源杨紫媛张力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