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刀及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23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刀及食品加工机,搅拌刀包括刀轴和固定于刀轴的多个刀叶,刀叶包括刀背和刀刃,每个刀叶的刀刃均为凹形刀刃。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有搅拌刀的搅拌杯、驱动搅拌刀旋转的电机,搅拌杯安装于主机,搅拌刀采用上述的搅拌刀。通过凹形刀刃来延长刀刃线,即参与粉碎作业的切割线变长,提高了刀刃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粉碎效果。在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刀叶长度不增加,从而避免对电机的负载影响,避免电机功率的损耗,避免粉碎噪音过大。凹形刀刃有利于将食材向中心聚集和收拢,增大食材与刀刃的接触几率,提高了粉碎效率,提高食材口感,避免清洗死角,方便清洗。方便清洗。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刀及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刀及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搅拌刀通常通过驱动机构来驱动旋转以进行搅拌、切割以及粉碎作业,现有的搅拌刀的刀刃大多采用平直线形刀刃,而采用这种结构的搅拌刀若想得到更细腻的粉碎效果,则需要通过延长刀刃来增大刀刃的切割面积,而这就会造成搅拌刀的长度变大、刀片厚重,使得驱动机构的负载过大,粉碎噪音变大,而且,当驱动机构的负载变大又会影响搅拌刀的旋转速度,因此不能有效提高粉碎效果。
[0003]还有一种搅拌刀采用外凸的凸形刀刃,这种刀刃虽然延长了刀刃线,但是,当搅拌刀旋转时,外凸的刀刃会把待粉碎物料向边缘推开,因此会减小待粉碎物料与刀刃的接触概率,粉碎效率降低,粉碎效果不理想。
[0004]另外,在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中,搅拌刀也存在上述的缺点,因此,食品加工机会存在噪音太大、制备出来的食材口感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刀及食品加工机,用以解决现有搅拌刀不能有效提高粉碎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刀,包括刀轴和固定于刀轴的多个刀叶,刀叶包括刀背和刀刃,每个刀叶的刀刃均为凹形刀刃。
[0007]本技术提供的搅拌刀包括刀轴和多个刀叶,多个刀叶能够随刀轴的旋转而循环切割食材,增大刀叶的切割概率。每个刀叶的刀刃均为凹形刀刃,凹形刀刃相比于直线形刀刃,可以在不增长刀叶长度的基础上,来延长刀刃线,即参与粉碎作业的切割线变长,提高了刀刃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粉碎效果,在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刀叶长度不增加,从而避免对驱动机构的负载影响,有效提高粉碎效果,避免粉碎噪音过大。凹形刀刃有利于将食材向中心聚集和收拢,使食材处于搅拌刀的高压粉碎区域中,减小空打现象,增大食材与刀刃的接触几率,加强搅拌刀对食材的切削程度,提高粉碎效率,提高粉碎效果。另外,每个刀叶的刀刃均形状一致,因此,在刀叶循环切割的过程中,达到粉碎均匀的目的。另外,凹形刀刃可以避免与刀轴之间的死角,方便清洗。
[0008]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背呈外凸的弧形。
[0009]刀背的弧形与刀刃的凹形配合,进一步提高将食材向中心聚集的效果,而且,被位于后侧的刀叶的刀刃切削后的食材可以撞击到前侧刀叶的刀背上,刀背撞击食材使其反弹实现扰流作用,刀刃再次对食材切削,加强切削程度,提高粉碎效果,弧形的刀背能够在不增加刀叶长度的基础上,延长刀背线因而增大与食材的碰撞概率,在不影响驱动机构负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扰流效果,提高粉碎效果。同时,弧形刀背避免在相邻的刀叶之间产生清洗死角,方便搅拌刀的清洗。
[0010]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叶包括上刀叶,上刀叶包括靠近刀轴的粉碎段和远离刀轴的搅拌段,粉碎段向上折弯且搅拌段相对于粉碎段向上折弯。
[0011]粉碎段能够对靠近中心的食材进行切削粉碎,搅拌段对边缘的食材搅拌,两段结合共同提高粉碎效果。粉碎段向上折弯、搅拌段相对于粉碎段进一步向上折弯,从而增加了刀叶的轴向高度,即加大了刀叶在轴向方向的粉碎区域,增大了搅拌刀的有效切割空间,提高了食材的粉碎概率。
[0012]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粉碎段的刀刃呈锯齿状。
[0013]采用锯齿状的刀刃相比于平直线能够起到对食材的撕咬作用,提高粉碎段粉碎的程度。
[0014]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叶包括向下折弯的下刀叶,下刀叶的刀刃呈锯齿状。
[0015]通过将刀叶向下折弯,从而增加了刀叶的轴向高度,即加大了刀叶在轴向方向的粉碎区域,增大了搅拌刀的有效切割空间,提高了食材的粉碎概率。向下折弯后的刀叶能够对回落到中心的食材进一步粉碎,加强粉碎效果。锯齿状的刀刃起到对食材的撕咬作用,使得粉碎更细腻。
[0016]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刀叶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刀叶,两个上刀叶之间形成的折弯角α为130
°‑
140
°
,两个下刀叶之间的折弯角β为140
°‑
150
°

[0017]上刀叶和下刀叶配合,更大程度的增加了粉碎空间,提高粉碎效率;两个上刀叶之间的折弯角满足130
°‑
140
°
,可以避免折弯角太大而无法对靠近中心的食材粉碎,造成无效切割,也避免折弯角太小而无法对边缘食材的粉碎。下刀叶的折弯角满足140
°‑
150
°
,一方面实现对中心以及边缘食材的有效切割,另一方面,下刀叶之间的折弯角度大于上刀叶,上刀叶将食材下压,下压后的食材能够被下刀叶切削,因而提高粉碎效率,也更利于对下刀叶的清洗。
[0018]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叶包括沿刀轴周向交替布置的上刀叶和下刀叶,上刀叶和下刀叶沿周向的夹角小于90
°
。从而实现在搅拌刀旋转时,上刀叶将食材下压,下压后的食材与下刀叶接触,被下刀叶切削,提高粉碎效果。
[0019]在搅拌刀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刀叶的厚度自刀刃侧向刀背侧逐渐变大。
[0020]刀叶采用渐变厚度,能够避免在对过硬的食材加工时出现卷刃现象,起到对刀刃的保护作用,延长搅拌刀的使用寿命。
[002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有搅拌刀的搅拌杯、驱动搅拌刀旋转的电机,搅拌杯安装于主机,搅拌刀采用上述的搅拌刀。
[0022]本食品加工机,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刀旋转从而对搅拌杯中的食材进行搅拌、切割及粉碎。本食品加工机所采用的搅拌刀通过凹形刀刃来延长刀刃线,即参与粉碎作业的切割线变长,提高了刀刃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粉碎效果,在提高粉碎效果的同时,刀叶长度不增加,从而避免对电机的负载影响,避免电机功率的损耗,避免粉碎噪音过大。凹形刀刃有利于将食材向中心聚集和收拢,使食材处于搅拌刀的高压粉碎区域中,减小空打现象,增大食材与刀刃的接触几率,加强搅拌刀对食材的切削程度,提高粉碎效果,提高了粉碎效率,提高食材口感。另外,每个刀叶的刀刃均形状一致,因此,在刀叶循环切割的过程中,达到粉
碎均匀的目的。另外,凹形刀刃可以避免与刀轴之间的死角,方便清洗,同时,在保证粉碎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减小搅拌刀的大小,从而扩大搅拌刀与搅拌杯之间的间距,还能方便对搅拌杯内壁的清洗。
[0023]在食品加工机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刀的回转直径d与搅拌杯的内径D满足:0.5≤d/D≤0.8。
[0024]当0.5≤d/D≤0.8,搅拌刀可以在达到足够粉碎效果的基础上,不增大电机负载,提高粉碎效率,降低粉碎噪音。当搅拌杯内径D确定,若d/D>0.8,可能会导致搅拌刀过大、过重,增加电机的负载,造成电机功率的损耗,增大噪音,导致电机转速下降,电机的粉碎效率降低;若d/D<0.6,可能导致位于边缘的食材无法得到有效切割,粉碎程度不细腻,食材口感不佳。
[0025]在食品加工机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轴和固定于所述刀轴的多个刀叶,所述刀叶包括刀背和刀刃,每个所述刀叶的刀刃均为凹形刀刃,所述刀叶包括上刀叶,所述上刀叶包括靠近刀轴的粉碎段和远离刀轴的搅拌段,所述粉碎段向上折弯且所述搅拌段相对于所述粉碎段向上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背呈外凸的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段的刀刃呈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叶包括向下折弯的下刀叶,所述下刀叶的刀刃呈锯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刀叶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下刀叶,两个所述上刀叶之间形成的折弯角α为130
°‑
1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纪昌罗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