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612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包括基于系统架构的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三维模型搭建模块、仿真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数据获取模块作为系统的数据收集端,通过GPS装置、遥感图像获取装置、数字摄影测量装置等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系统通过各功能模块配合工作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信息管理的便捷导出,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对城市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构建相应的专题,直观了解城市现状,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分析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优选,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进而辅助城市规划设。进而辅助城市规划设。进而辅助城市规划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规划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前沿理念,以智能化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手段降低二维平面状态下的读图及人工空间分析的难度,同时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经济学、城市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从多思路、多角度规划建设一个空间格局优化,产业布局合理,生态优美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惯有的二维、平面、孤立环境审批手段,部分规划在融入整个城市后出现单体景观与区域景观不协调的现象,造成实际规划效果差、信息不透明对称等问题,不满足实际需要。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包括基于系统架构的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三维模型搭建模块、仿真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型仿真渲染模组、场景展示模组、规划决策模组,数据获取模块作为系统的数据收集端,通过GPS装置、遥感图像获取装置、数字摄影测量装置等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获取,数据类型由内置算法贴上信息标签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前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获取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第一段处理;数据预处理模块通过基于TCP/IP安全传输协议的信道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的DAL层验证后进行资料数据调取和比对并生成相应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回传至数据预处理模块,反馈结果编入信息标签随数据一同上传;三维模型搭建模块通过信道接收数据预处理模块发送来的带有信息标签的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后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包括模型仿真渲染模组、场景展示模组、规划决策模组;仿真数据管理模块通过信道连接三维模型搭建模块并接收三维模型的所有数据,提供仿真方案管理、仿真资源配置、仿真场景管理和后台编辑功能;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权限认证、日志管理、用户服务功能;数据库搭载有IDC服务器,实现数据上传、下载和更新,在开发层上编设有DAL层,对系统内数据进行增添、删除、修改和查找。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系统通过各功能模块配合工作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信息管理的便捷导出,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对城市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构建相应的专题,直观了解城市现状,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分析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优选,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进而辅助城市规划设。
[0006]进一步的,模型仿真渲染模组根据数据类型对规划区域、城市内建筑物、城市内各项设施装置、植被绿化等物体进行模型建立,包括简易模型和特殊纹理模型的搭建,模型搭建成功后提供渲染功能选项,相应的输出结果上传至场景展示模组。
[0007]进一步的,场景展示模组作为系统的展示层,该模组导入模型仿真渲染模组传输
来的模型数据并进行动态三维展示,功能包括整体三维浏览、三维模型放大缩小、模型定位、场景内路线划定、模型信息索引、指定模型定位查找、文本信息导入和导出。
[0008]进一步的,规划决策模组通过信道接收场景展示模组发送的各类数据,经算法处理后提供相应的反馈结果并发布在展示层上供用户选择,功能包括城市内物理尺寸计算、物体光影效果比例分析调整、区域管理评定、多方案对比、指定区域信息索引。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0]图2是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11]如图所示:1、数据获取模块,2、数据预处理模块,3、三维模型搭建模块,4、仿真数据管理模块,5、用户管理模块,6、数据库,7、模型仿真渲染模组,8、场景展示模组,9、规划决策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包括基于系统架构的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三维模型搭建模块、仿真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型仿真渲染模组、场景展示模组、规划决策模组,数据获取模块作为系统的数据收集端,通过GPS装置、遥感图像获取装置、数字摄影测量装置等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获取,数据类型由内置算法贴上信息标签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前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对获取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第一段处理;数据预处理模块通过基于TCP/IP安全传输协议的信道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的DAL层验证后进行资料数据调取和比对并生成相应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回传至数据预处理模块,反馈结果编入信息标签随数据一同上传;三维模型搭建模块通过信道接收数据预处理模块发送来的带有信息标签的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后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包括模型仿真渲染模组、场景展示模组、规划决策模组;仿真数据管理模块通过信道连接三维模型搭建模块并接收三维模型的所有数据,提供仿真方案管理、仿真资源配置、仿真场景管理和后台编辑功能;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权限认证、日志管理、用户服务功能;数据库搭载有IDC服务器,实现数据上传、下载和更新,在开发层上编设有DAL层,对系统内数据进行增添、删除、修改和查找。
[0014]用户在仿真数据管理模块4输入相关需求指令,系统根据指令内容调用三维模型搭建模块3内的模型基础数据,数据依次经过模型仿真渲染模组7、场景展示模组8、规划决策模组9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并可导入到仿真数据管理模块4内,用户根据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自定义功能选择,可在用户管理模块5重管理个人账户或实现系统编设好的用户功能,数据获取模块1、数据预处理模块2、三维模型搭建模块3、仿真数据管理模块4、用户管理模块5的所有数据反馈、所有操作记录均备份至数据库,方便后期调用和查看。
[0015]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型仿真渲染模组根据数据类型对规划区域、城市内建筑物、城市内各项设施装置、植被绿化等物体进行模型建立,包括简易模型和特殊纹理模型的搭建,模型搭建成功后提供渲染功能选项,相应的输出结果上传至场景展示模组。
[0016]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场景展示模组作为系统的展示层,该模组导入模型仿真渲染模组传输来的模型数据并进行动态三维展示,功能包括整体三维浏览、三维模型放大缩小、模型定位、场景内路线划定、模型信息索引、指定模型定位查找、文本信息导入和导出。
[0017]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规划决策模组通过信道接收场景展示模组发送的各类数据,经算法处理后提供相应的反馈结果并发布在展示层上供用户选择,功能包括城市内物理尺寸计算、物体光影效果比例分析调整、区域管理评定、多方案对比、指定区域信息索引。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包括基于系统架构的数据获取模块(1)、数据预处理模块(2)、三维模型搭建模块(3)、仿真数据管理模块(4)、用户管理模块(5)、数据库(6)、模型仿真渲染模组(7)、场景展示模组(8)、规划决策模组(9),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作为系统的数据收集端,通过GPS装置、遥感图像获取装置、数字摄影测量装置等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获取,数据类型由内置算法贴上信息标签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前端的数据预处理模块(2),对获取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第一段处理;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2)通过基于TCP/IP安全传输协议的信道连接数据库(6),由数据库(6)的DAL层验证后进行资料数据调取和比对并生成相应的反馈结果,反馈结果回传至数据预处理模块(2),反馈结果编入信息标签随数据一同上传;所述三维模型搭建模块(3)通过信道接收数据预处理模块(2)发送来的带有信息标签的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后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包括模型仿真渲染模组(7)、场景展示模组(8)、规划决策模组(9);所述仿真数据管理模块(4)通过信道连接三维模型搭建模块(3)并接收三维模型的所有数据,提供仿真方案管理、仿真资源配置、仿真场景管理和后台编辑功能;所述用户管理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韦华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