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花-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98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低渗油藏的深部调驱剂种类繁多,根据调驱剂注入方式,可分为单液法调驱剂和双液法调驱剂。调驱时只用一种工作液,首先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层,注入压力升高之后依次进入含油饱和度高的低渗层,驱出其中的原油从而提高次采收率;而双液法是指调驱时必须用两种工作液,一种起调剖作用,一种起驱油作用,注入时,调堵剂在前,驱油剂在后,注入地层起深部调剖驱油作用。根据调驱剂类型不同,可分为无机类、凝胶类、颗粒类等,不同调驱剂对油藏深部调驱有着不同的效果,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普通的无机型调驱剂容易发生沉淀,对更深地层调驱达不到良好效果;凝胶类调驱剂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凝胶封堵性能,但易受污水中杂质的影响。同时,当调驱剂体系浓度较低时,现场应用需要的注入量大,成本高,难以满足复杂的现场注入条件;体膨型颗粒具有抗温抗盐的性能,而且施工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尺寸过大,注入压力过高,而且水化膨胀后在地层中很难运移,随着运移距离增大在地层中很快失效。近些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尝试着把纳米技术应用于调驱体系中,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目前前景广阔的聚合物微球调驱剂,是一种微纳米级颗粒遇水膨胀并逐级堵塞地层孔喉,而且可以调整注入量,不受配制水的影响。但是聚合物微球也同样存在不足之处,如刚性较差、进入地层受剪切作用后容易破碎等问题。/>[0003]目前油田开采已经进入中后期,油田的低采出率和高含水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低渗油藏储量占据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所以对低渗油藏开发是保证油气安全的重要方向。低渗油藏孔喉细小、孔喉尺寸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微米级(>1μm)和纳米级(<0.1μm)孔喉,导致非均质性极强,常规调驱后,使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显著下降;同时,低渗储层岩石物性很差,粘土含量较高,导致注水开发时启动压力和注入压力高,含水上升快,水流沿着高渗层突破,油藏深部注水剖面差异明显;孔隙喉道较小,易发生原油卡断、贾敏效应等问题,不能有效驱替原油,致使水驱采收率很低。深部调驱技术可选择性封堵优势孔道,有效增大深部储层的波及体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是目前提高低渗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最有效办法之一,通过将深部调剖技术与驱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调剖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进行驱油。调驱剂是指既有调剖作用又有驱油作用的化学剂,深部调驱技术首先将调驱剂注入地层深部堵塞高渗透层大孔道,使后续驱替液改向进入低渗透层小孔道,从而扩大驱替液的波及体积并提高洗油效率,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随着开采油层的深度越来越深,地层的温度逐渐增高,加上地层水的高矿化度,对深部调驱剂的研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合物驱开发时,高温会使得聚合物分子间链断链甚至分解;高矿化度条件则会使体系粘度降低,致使聚合物驱效果变差。聚驱、二元和三元复合驱由于自身局限性,不太适合中低渗透油田以及高温高矿化度油田开发。
[0004]总之,目前传统调驱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效果差:在注入地层后易受高温、高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失效,在低渗油藏中无法进入到油藏深部进行注水剖面的调整和驱油,调驱效果差;(2)成本高当调驱剂体系浓度较低时,现场应用需要的注入量大,难以满足复杂的现场注入条件;(3)匹配性差:调驱体系颗粒粒径与油藏孔喉尺寸不匹配,颗粒粒径过大,无法进入更小的孔隙深度调驱,颗粒粒径过小,注入后无法起到调整水驱剖面的作用,易发生“注不进,堵不住,驱不出”等一些列问题;(4)“调”“驱”矛盾突出:目前绝大多数调驱体系的设计更注重于调剖,通过架桥作用封堵高渗通道,增大波及体积,但是,对孔隙尺寸小的低渗层油层的动用程度较差,无法做到解决“调”和“驱”的对立性矛盾问题。
[0005]针对以上问题,亟需研制出适用于低渗油藏特点的新的调驱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现存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及其应用。该调驱体系中纳米片作为驱油剂,纳米花作为调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调驱效果,可用于低渗非均质油藏深部调驱。纳米片

纳米花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性,不受地层水中杂质的影响;现场注入所需浓度小,极少的用量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调驱效果,可满足复杂现场注入条件;作为纳米级的调驱体系,粒径尺寸小,与低渗孔喉尺度的配伍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改性MoS2纳米片作为驱油剂,可以发挥楔形渗透、聚油成墙的作用,降低原油与岩石粘附功,使细小孔喉岩壁上的油膜剥离,进一步提高低渗孔喉的采收率;改性MoS2纳米花作为调堵剂具有自聚集能力,随着在地层中不断运移,纳米花能够自动聚集形成大尺寸的聚集体,封堵深大孔喉,促使改性MoS2纳米片发生深部液流转向,驱出低渗层原油,实现了“运移

封堵

突破”的过程,最终达到深部调驱的效果。本次专利技术首创了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材料纳米调驱体系,由双无机纳米材料复配而成,在地层中不会发生剪切失效和运移失效的情况,使其封堵能力和驱油能力进一步提高,进而能够有效解决深部调驱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善低渗透油藏和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油藏的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驱油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包括改性MoS2纳米花、改性MoS2纳米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改性MoS2纳米片、改性MoS2纳米花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1:2。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分别称取制备好的0.005g改性MOS2纳米片和0.005g改性MoS2纳米花于烧杯中,加入地层水至100g,配制0.005wt%的改性MOS2纳米片和0.005wt%改性MoS2纳米花的分散液,按照改性MoS2纳米片:改性MoS2纳米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

10)=1:1:2的质量比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放入超声波搅拌器震荡,确保改性MoS2纳米片和改性MoS2纳米花完全溶解形成悬浮液后取出,此过程约5~10min,得到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改性MoS2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1)将MoS2和NH4SCN混合,加入矿化度水,180~220℃下高压(10~12MPa)蒸压12~36h,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固态MoS2纳米花;
[0014](2)将所述固态MoS2纳米花分散于水中,加入烷基糖苷进行一次接枝;
[0015](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吉米奇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花

纳米片双无机纳米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MoS2纳米花、改性MoS2纳米片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MoS2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oS2和NH4SCN混合,加入矿化度水,180~220℃下高压蒸压12~36h,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固态MoS2纳米花;(2)将所述固态MoS2纳米花分散于水中,加入烷基糖苷进行一次接枝;(3)向步骤(2)的混合物中加入吉米奇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进行二次接枝;(4)向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甜菜碱,进行三次接枝,接枝后冷却至室温,洗涤,透析,得到改性MoS2纳米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MoS2和NH4SCN的摩尔比为1:4;所述高压为10~12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烷基糖苷的聚合度为1,R为12,加入量为3mmol/L;反应温度为150~180℃,反应时间为12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吉米奇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2mmol/L;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4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甜菜碱的加入量为1mmol/L,反应温度升温至300℃,反应时间为24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驱体系,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鸣侯吉瑞肖丽晓吴伟鹏许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郸城顺兴石油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