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96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与方法,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基座包括支架,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药箱,所述投药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基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投药箱的表面设有投料口,所述投药箱的内壁设有排水口,所述投药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料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快速使氨氮淋滤液与磷酸氨镁充分混合形成鸟粪石沉淀,达到高效脱氨氮的效果,氮淋滤液与磷酸氨镁混合液经过排水口进入分离筒内部,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带动搅拌杆转动,以便于搅拌杆带动分离筒内部混合溶液发生紊流,大幅度加速大颗粒磷酸铵镁与混合溶液中的氨氮进行充分溶解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设备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耗水平低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矿区氨氮污染处理
,具体为一种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离子型稀土矿床主要采用原地注入硫酸铵的浸矿工艺采炼其中稀土资源,由于对稀土离子的置换吸附过程中需要大量利用硫酸铵等浸矿液中的铵离子以及渗漏的硫酸铵等浸矿液,导致开采后的矿区土壤中残留大量氨氮污染物,其所形成的淋滤液会对周边的水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对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迫在眉睫。
[0003]现有技术中的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先在稀土原位浸出矿区注入孔中注入清水,在出水口将含氨氮淋滤液收集后,然后对其处理。通常采取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吹脱法存在成本较高,易结垢,受温度影响大,氨气外溢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且只适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离子交换法存在运行成本高,需要进一步处理所分离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等问题,电化学法、膜分离法存在耗电量大、处理时间长等缺点;吸附法的吸附剂成本过高,难以推广应用。利用磷酸铵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联动机构(3),所述基座(1)包括支架(11),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药箱(12),所述投药箱(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基座(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4),所述投药箱(12)的表面开设有投料口(15),所述投药箱(12)的内壁开设有排水口(16),所述投药箱(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料斗(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分离筒(21),所述分离筒(2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浮动环(22),所述浮动环(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牵拉索(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索(23)远离浮动环(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环(24),所述密封环(24)的外壁卡接有排渣口一(25),所述浮动环(2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定栓一(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栓一(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杆一(261),所述导杆一(26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杆二(262),所述导杆二(26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伸缩弹簧一(263),所述伸缩弹簧一(26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开关(26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动机(27),所述伺服电动机(2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271),所述螺旋杆(27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杆(272),所述搅拌杆(27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8),所述驱动轴(28)的内部开设有流通室(281),所述驱动轴(2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向心泵(28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8)的外壁开设有滑槽(283),所述滑槽(28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栓二(284),所述流通室(28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285),所述定栓二(284)远离滑槽(28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离心盘(29),所述离心盘(29)的底端面卡接有排渣口二(29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磷酸铵镁处理稀土原位浸出后残留氨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驱动齿轮(31),所述驱动齿轮(31)的侧壁啮合有从动齿轮(32),所述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平冯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