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899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头戴式降温仪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头戴式降温仪,电源线用于起到供电和控制的作用,所述上壳与下壳利用卡扣与螺栓的紧固方式实现装配,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朝向下壳,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一侧贴合有导热组件,所述下壳的下侧装配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与导热组件相贴合,通过所述降温组件与头部的贴合实现物理降温,上壳与下壳组合形成本产品外形结构并容纳和保护其他主要零件,其上表面花纹形状的镂空开孔同时还有通风散热作用,所述降温组件由铝板与无纺布层组成,所述铝板弯呈弯曲状以适合未成年人头部轮廓形状,所述铝板与无纺布层通过贴片可拆卸连接。所述铝板与无纺布层通过贴片可拆卸连接。所述铝板与无纺布层通过贴片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头戴式降温仪
,具体为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社会人们的健康受到重点关注,其中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外来细菌或是病毒入侵时,往往会产生发热反应,同时随着对药品的管控,往往一般疾病引起的发热不足38.5℃时,通常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尤其在未成年人人群中,生病引起发热的几率较高,其中重点控温保护的身体器官就是头部;同时当前未成年人升学压力较大,学习负担较重,用脑时间较长,尤其在夏日酷暑期间,长时间用脑,导致头部疼痛、眩晕,此时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可缓解用脑过度的相应症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0003]当前市场上的未成年人的物理降温产品大部分为一次性产品或是需要提前低温存储的冰袋式降温产品,其使用时间短且使用过程中温度起伏较大不可控;少部分产品为电子降温方式,但由于设计问题存在降温效率低,使用时间短,温度控制精准度差,佩戴调试不便捷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没有得到大众们的认可,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0004]亟需一种产品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从使用安全性,控温精准度,佩戴舒适度,操作便捷性,系统降温效率以及续航性能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及优化,特别的是针对未成年人头部,各项优化均以未成年人身体特征为出发点,相较其他产品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亟需一种产品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从使用安全性,控温精准度,佩戴舒适度,操作便捷性,系统降温效率以及续航性能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及优化,特别的是针对未成年人头部,各项优化均以未成年人身体特征为出发点,相较其他产品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头戴式降温仪及其控制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包括上壳、下壳、电源线和能够与家庭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电源线用于起到供电和控制的作用,所述上壳与下壳利用卡扣与螺栓的紧固方式实现装配,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朝向下壳,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一侧贴合有导热组件,所述下壳的下侧装配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与导热组件相贴合,通过所述降温组件与头部的贴合实现物理降温,上壳与下壳组合形成本产品外形结构并容纳和保护其他主要零件,其上表面花纹形状的镂空开孔同时还有通风散热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组件由铝板与无纺布层组成,所述铝板弯呈弯曲状以适合未成年人头部轮廓形状,所述铝板与无纺布层通过贴片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右侧设置有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用于
实时监测半导体制冷芯片的温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壳的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头部绑带,所述头部绑带通过魔术贴或快卡卡扣佩戴在用户的头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发热面贴合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风道,所述散热片由铝材质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与上壳之间贴合有散热风扇组件,所述散热风扇组件包括风扇与通风组件,通风组件使风冷系统有效循环,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进气区域和设置的两侧排气区域,即使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有效分离,使风冷系统的循环效率提高。
[001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降温仪使用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前壳、显示组件、控制板组件和后壳,所述显示组件装接在控制板组件上,所述显示组件能够通过测温组件显示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面温度,前壳与后壳组装后形成控制器整体轮廓,并配有相应功能名称文字以便用户操作使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组件包含一块电池以及物理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板组件能够通过连接线与电源线可拆卸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半导体制冷芯片进行降温,克服了目前有些产品采用水袋式降温组件,由于水是热量的不良导体,其物理降温效率较低,同时水袋如有液体漏出,可导致降温仪主体或其他电子设备短路或损坏,对用户会产生一定风险,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弯曲的铝板和无纺布层进行接触降温,克服了现有金属板无弹性可变容量,仅靠四周泡棉的形变提高用户的舒适度,造成有效金属降温零件无法有效的与头部贴合,降温区域不均匀,即降低物理降温效率又降低了舒适度的问题。
[0017]2、本专利技术中,降温仪主体与控制器为可分离设计结构,降温仪主体与其控制器连接后由控制器供电及控制温度进行降温运行,也可将降温仪主体独立连接电源,以预设温度降温运行,将降温仪主体与控制器设计为独立结构,同归电源线连接,克服了当前其他产品有的将控制器部分内置于降温仪主体中,造成降温仪主体体积庞大且重量过重,操作时需将降温仪从头部取下或调节后再佩戴,不适用与未成年年人佩戴以及佩戴过程中无法随时便捷的可视化调节。
[0018]3、本专利技术中,散热循环系统进气与散热排气方向均呈垂直状设置,上壳镂空花纹即是散热循环系统的进气与散热排气孔,上壳的中间区域散热循环系统的进气区域,两侧为排气区域,形成了各种独立风道的高效的散热循环系统克服了当前其他产品多采用平行于上壳表面的,即两侧排气孔的排气方式,散热气体排出后直接接触用户的头部,影响用户物理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降温仪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降温仪去掉上壳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降温组件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上壳;2、散热风扇组件;2a、风扇;2aa、进气区域;2bb、排气区域;3、测温组件;4、半导体制冷芯片;5、电源线;6、头部绑带;7、降温组件;7a、铝板;7b、无纺布层;8、散热片;8a、风道;9、导热组件;10、下壳;
[0025]11、前壳;12、显示组件;13、控制板组件;14、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包括上壳1、下壳10和电源线5,电源线5用于起到供电和控制的作用,上述上壳1与下壳10利用卡扣与螺栓的紧固方式实现装配,上述上壳1和下壳10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4,上述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面朝向下壳10,上述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包括上壳(1)、下壳(10)和能够与家庭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与下壳(10)利用卡扣与螺栓的紧固方式实现装配,所述上壳(1)和下壳(10)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面朝向下壳(10),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面一侧贴合有导热组件(9),所述下壳(10)的下侧装配有降温组件(7),所述降温组件(7)与导热组件(9)相贴合,通过所述降温组件(7)与头部的贴合实现物理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7)由铝板(7a)与无纺布层(7b)组成,所述铝板(7a)弯呈弯曲状以适合未成年人头部轮廓形状,所述铝板(7a)与无纺布层(7b)通过贴片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面右侧设置有测温组件(3),所述测温组件(3)用于实时监测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0)的左右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头部绑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晨阳马岩青丁伟杨玉卓张晓奕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尚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