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585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1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罐;中温罐,中温罐的进液端与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低温罐出液端与中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高温罐,高温罐的进液端与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中温罐出液端与高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其中,高温罐的出液端和中温罐的出液端均与低温罐的进液端相连,且高温罐出液端和中温罐出液端与低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发电机组的凝结水换热。在本公开的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中,通过熔盐的分级加热获得多种能量品位的熔盐,提高熔盐的储热效率,同时,实现不同能量品位熔盐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热经济性。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热经济性。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热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储放热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组利用熔盐储热将主蒸汽能量以热量形式存储在熔盐中,在合适的时机利用储热产生高品质蒸汽,经汽轮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输出,从而提高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熔盐储热方式通常包括电加热以及主蒸汽加热,电直接加热熔盐储热再通过释放热量发电,存在能量转换效率低的问题;而在主蒸汽加热中,主蒸汽释放的热量主要集中在主蒸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以下,使得熔盐无法被加热到更高温度的问题,同时,由于熔盐温度偏低,使得在放热过程中,蒸汽可被加热的最高温度偏低,放热过程中熔盐将蒸汽加热到的能量品位不高,整体的热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罐;中温罐,所述中温罐的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所述低温罐出液端与所述中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高温罐,所述高温罐的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高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其中,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和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均与所述低温罐的进液端相连,且所述高温罐出液端和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低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换热。r/>[0006]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出汽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进液端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汽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进液端相连。
[0007]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汽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进汽端相连;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分别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及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进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汽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汽端相
连。
[0008]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二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设置在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三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
[0009]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在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设置在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之间;第四阀体,所述第四阀体设置在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其中,所述第三阀体与所述第四阀体的开关状态相反,且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通路进液端之间的流量小于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第一通路进液端之间的流量。
[0010]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五阀体,所述第五阀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之间;第六阀体,所述第六阀体设置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之间。
[0011]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四泵体,所述第四泵体设置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四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泵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第七阀体,所述第七阀体设置在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
[0012]可选的,所述发电机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主蒸汽出汽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相连;高压缸,所述高压缸的进汽端与所述锅炉的主蒸汽出汽端相连,所述高压缸的出汽端与所述锅炉的再热蒸汽进汽端相连;中压缸,所述中压缸的进汽端分别与所述锅炉的再热蒸汽出汽端及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汽端相连;低压缸,所述低压缸的进汽端与所述中压缸的出汽端相连;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进汽端与所述低压缸的出汽端相连,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液端分别与所述锅炉的进液端、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
[0013]可选的,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八阀体,所述第八阀体设置在所述高压缸的进汽端与所述锅炉的主蒸汽出汽端相连之间;第九阀体,所述第九阀体设置在所述锅炉的主蒸汽出汽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相连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低温罐的容积不小于所述中温罐的容积与所述高温罐的容积之和。
[0015]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低温罐中的熔盐在经过与发电机组主蒸汽换热后进入中温罐中,中温罐中的熔盐再经过与发电机主蒸汽换热后进入高温罐中,从而通过熔盐的分级加热获得多种能量品位的熔盐,提高熔盐的储热效率,同时,高温罐中的熔盐及中温罐的熔盐在经过与发电机组凝结水的换热后进入低温罐中,从而实现不同能量品位熔盐的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整体的热经济性。
[0017]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罐;中温罐,所述中温罐的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所述低温罐出液端与所述中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高温罐,所述高温罐的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且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高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换热;其中,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和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均与所述低温罐的进液端相连,且所述高温罐出液端和所述中温罐出液端与所述低温罐进液端之间的熔盐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主蒸汽出汽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进液端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汽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汽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进液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汽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进汽端相连;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分别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及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出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进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与所述发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液端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二通路出汽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汽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发电机组的多罐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热系统还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高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二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中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及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第一通路进液端相连;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设置在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路进液端相连之间,所述第三泵体的进液端与所述低温罐的出液端相连,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液
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青居文平马汀山常东锋王伟张建元王东晔耿如意祁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