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灾害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如危岩体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都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
[0003]目前危岩体的治理模式主要采用,对于地处山区且山路狭窄的地方,突出于母岩体的巨大危岩体非常的常见,突出母岩体的危岩体长时间后容易因自重与母岩体造成分离脱落,因此急需对突出于母岩体的危岩体进行治理。现有的主要采用削坡及设立主被动网进行防护,减少危岩体坠落或倾倒的几率。
[0004]针对于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若采用削坡的方案,容易引起陡坡大范围的坍塌,而坡脚处又是重要的山路道路,削坡处理会造成道路的封闭,长时间的影响交通。主加固体对于小型的孤石、危石群治理效果较好,然而对大型的危岩体群的治理收效甚微,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危岩体(20)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支撑机架包括设置于母岩体(10)且位于危岩体(20)下方支撑底板(1)、设置于支撑底板(1)的支撑臂(2)以及设置于支撑臂(2)以对危岩体(20)下表面进行支撑的支护体(3),所述支护体(3)包括设置于支撑臂(2)的支护基板(31)以及若干个均布于支护基板(31)上表面的支护单元板(32),支护单元板(32)沿支护顶板的厚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支护基板(31),支护基板(31)设置有迫使支护单元板(32)抵紧于危岩体(20)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基板(31)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3),支护单元板(32)固定连接有滑移插设于连接管(33)的连接杆(34),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连接管(33)的弹簧(35),弹簧(3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护基板(3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护单元板(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基板(31)具有第一注液流道(311),所述第一注液流道(311)连通于连接管(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单元板(32)远离支护基板(31)的侧面开设有储液槽(321),所述支护基板(31)具有第二注液流道(313),所述第二注液流道(313)连通于连接管(33)的内孔,所述连接杆(34)开设有连通于储液槽(321)和连接管(33)的内孔的流液通道(341),所述第二注液流道(313)充注有混凝浆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3)设置有常态下对其内孔进行封闭的单向挡液封片(331),所述单向挡液封片(331)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管(33)的周向分布,单向挡液封片(331)呈弹性设置,常态下,连接杆(34)端面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明,唐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顺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