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59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包括底壳和上盖和设置在底壳和上盖之间侧壁上的通槽孔,通槽孔内设置有两个导电插件和用于卡接两个导电插件的两个安装插槽,两个导电插件的一端伸出通槽孔外部,上盖设置有嵌入通槽孔中用于抵压住导电插件的安装凸台,以及在两个导电插件与安装凸台之间设置有形成限位配合的定位组件,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可控硅结构,直接将两个导电插件限位安装在通槽孔中,安装结构更为简单,省去了原有端体部的安装设计,简化了结构,节省了另外开模及注塑成本,这种导电插件的成型制造工艺简单,体积做得较小,安装起来又较为方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可控硅
,具体涉及平板式可控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可控硅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它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它在交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调功系统及随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市面上现有的一种可控平板硅,包括阳极外壳和阴极外壳,阴极外壳的外周壁设有连通阴极外壳内腔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端体部以及固设于端体部的两个插脚,两个插脚分别与控制门极引线和阴极引线电连接,通过在端体部的外周壁环绕有限位槽,安装槽对应于限位槽位置固设有嵌设进限位槽的限位凸块,实现将接线端子卡接在安装槽中。
[0004]但上述可控平板硅的结构可以看出,其仍存在以下问题:这种接线端子是由端体部和两个插脚组成,并需要在端体部外周壁环绕设置限位槽,对于端本体在安装槽处的安装平整度及精度要求较高,可见该接线端子的结构复杂,成型制造工艺复杂,增加了开模及注塑成本,造成产品的成本上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包括底壳(1)和上盖(2),以及设置在底壳(1)和上盖(2)之间侧壁上的通槽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孔(3)内间隔设置有两个导电插件(4),两个导电插件(4)的一端伸出所述通槽孔(3)外部,并通过安装结构在所述通槽孔(3)中保持固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槽孔中用于卡接两个导电插件(4)的两个安装插槽(5),和设置于所述上盖(2)且相适配嵌入所述通槽孔(3)中的安装凸台(6),以及设置在两个导电插件(4)与安装凸台(6)之间以形成限位配合的定位组件,所述安装凸台(6)在所述通槽孔(3)中抵压住所述导电插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插槽(5)分别沿所述通槽孔(3)的开口方向延伸至所述通槽孔(3)两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导电插件(4)一侧侧边上的两个第一定位卡台(41),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凸台(6)上且适合两个第一定位卡台(41)插入的两个第一定位卡槽(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插槽(5)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卡槽,两个所述导电插件(4)的另一侧侧边上设置有卡入第二定位卡槽中的第二定位卡台(42)。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平板式可控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孔(3)内端的两侧槽壁上设置有位于两个安装插槽(5)两侧的两个第一凸台(31),两个所述导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淼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皓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