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558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两间冷却塔上,两间冷却塔分别设置有进水立管A和进水立管B,包括的水路联通横管和旁路管,水路联通横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立管A顶部和进水立管B顶部连接,旁路管两端分别与水路联通横管和进水立管A连接,旁路管呈L形,旁路管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的连接处靠近水路联通横管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旁路管下端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位于进水立管A手动根阀A的上方,旁路管的拐弯处设置有水轮机,水轮机连接有发电机组,进水立管A、水路联通横管和旁路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间冷却塔回水并联结构增加循环水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并保证原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保证原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保证原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循环水余压余能回收利用
,涉及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余压余能发电利用技术是工业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循环水余压发电主要通过对循环水管道的改造,增加控制阀门控制水流的流量和压力,通过水轮发电机组将水能转换为电能供电气系统使用。对于许多循环水余压利用方面,在很多工业现场,由于单个冷却塔的回收能量较小,不具备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通过两间冷却塔回水并联结构增加循环水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并保证原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两间冷却塔上,两间冷却塔分别设置有进水立管A和进水立管B,进水立管A和进水立管B的上端分别与两间冷却塔的进水口处连接,进水立管A上设置有手动根阀A,进水立管B上设置有手动根阀B,包括的水路联通横管和旁路管,水路联通横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立管A顶部和进水立管B顶部连接,水路联通横管将进水立管A和进水立管B横向联通,旁路管两端分别与水路联通横管和进水立管A连接,旁路管呈L形,且旁路管的L形拐弯位于其下部,旁路管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的连接处靠近水路联通横管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旁路管下端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位于进水立管A手动根阀A的上方,旁路管的拐弯处设置有水轮机,水轮机连接有发电机组,进水立管A、水路联通横管和旁路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0005]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6]进水立管A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A和调节阀B,调节阀A位于进水立管A的上端,调节阀B位于旁路管下端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上方。
[0007]调节阀A和调节阀B均为电动调节阀。
[0008]水路联通横管上设置有调节阀C和电动阀,调节阀C和电动阀分别位于旁路管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的连接处两侧,调节阀C位于靠近进水立管B一侧,电动阀位于靠近进水立管A一侧。
[0009]调节阀C为电动调节阀。
[0010]旁路管上设置有调节阀D,调节阀D靠近旁路管与进水立管A的连接处。
[0011]调节阀D为电动调节阀。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两间冷却塔回水并联结构能够增加循环水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并保证原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发电机组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调节阀以及电动阀的互相配合,实现稳定发电,满足
两间冷却塔的水量分配;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通过电动调节阀的配合,实现发电机组的停机,同时满足冷却塔的水量分配;采用双塔并联回收余压能的方式进行余压发电,从而提高余压发电的经济性,通过对机组和阀门的合理控制能够同时保证余压发电的安全运行和循环水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调节阀D,2.调节阀B,3.调节阀A,4.调节阀C,5.电动阀,6.手动根阀B,7.进水立管A,8.进水立管B,9.水路联通横管,10.发电机组,11.手动根阀A,12.旁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对于具有较好利用压头但流量较小的单冷却塔,或者压头一般的冷却水塔,为了提高循环水余能的高效经济利用,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
[0018]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两间冷却塔上,两间冷却塔分别设置有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的上端分别与两间冷却塔的进水口处连接,进水立管A7上设置有手动根阀A11,进水立管B8上设置有手动根阀B6,如图1所示,本技术系统包括的水路联通横管9和旁路管12,水路联通横管9两端分别与进水立管A7顶部和进水立管B8顶部连接,水路联通横管9将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横向联通,旁路管12两端分别与水路联通横管9和进水立管A7连接,旁路管12呈L形,且旁路管12的L形拐弯位于其下部,旁路管12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9的连接处靠近水路联通横管9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旁路管12下端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位于进水立管A7手动根阀A11的上方,旁路管12的拐弯处设置有水轮机,水轮机连接有发电机组10,进水立管A7、水路联通横管9和旁路管12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0019]进水立管A7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A3和调节阀B2,调节阀A3位于进水立管A7的上端,调节阀B2位于旁路管12下端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上方,调节阀A3和调节阀B2均为电动调节阀。
[0020]水路联通横管9上设置有调节阀C4和电动阀5,调节阀C4和电动阀5分别位于旁路管12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9的连接处两侧,调节阀C4位于靠近进水立管B8一侧,调节阀C4为电动调节阀,电动阀5位于靠近进水立管A7一侧。
[0021]旁路管12上设置有调节阀D1,调节阀D1靠近旁路管12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调节阀D1为电动调节阀。
[0022]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0023]在发电机组10正常运行时,按照发电量最大原则,手动根阀A11打开,手动根阀B6关闭,调节阀D1全开,调节阀B2关闭,调节阀A3、调节阀C4和电动阀5全开,考虑水量平均分配时,调节阀A3按照设定开度运行;冷却水由进水立管A7向两间冷却塔供水,冷却水经过根阀A11到达进水立管A7下部后通过旁路管12调节阀D1进入水轮机,流入水轮机的冷却水由于具有压力,压力作用于水轮机,将水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组10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水轮机出水水流分为两股,经过水路联通横管9,一股经过调节阀C4向其对
应的冷却塔进水口供水,一股经电动阀5、调节阀A3流入另一间冷却塔。
[0024]在发电机组10检修时,调节阀D1、调节阀C4和电动阀5关闭,根据需要的回水压力和流量设定调节阀B2和手动根阀B6打开开度;两间冷却塔分别由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供水,冷却水不流经旁路管12。
[0025]在发电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组10的状态进行监测,该状态一般包括水轮机的轴承温度、振动信号,发电机的绕组温度、轴承温度、转速等信号;为了保证余压发电的安全,如果水轮机轴承温度、发电机绕组温度和轴承温度超过事故温度设定值,或者水轮机组转速超过设定的范围时,会引发发电机组10和各阀门的连锁控制。
[0026]发电机组10和各阀门的连锁控制关系为:机组状态异常时发电机组需要停机,连锁控制关系为按照给定时序和开度控制规律打开调节阀B2和关闭调节阀D1,并根据进冷却塔水的流量和压力调整调节阀A3的开度。
[0027]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的管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两间冷却塔上,两间所述冷却塔分别设置有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所述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的上端分别与两间冷却塔的进水口处连接,所述进水立管A(7)上设置有手动根阀A(11),所述进水立管B(8)上设置有手动根阀B(6),其特征在于,包括的水路联通横管(9)和旁路管(12),所述水路联通横管(9)两端分别与进水立管A(7)顶部和进水立管B(8)顶部连接,所述水路联通横管(9)将进水立管A(7)和进水立管B(8)横向联通,所述旁路管(12)两端分别与水路联通横管(9)和进水立管A(7)连接,所述旁路管(12)呈L形,且所述旁路管(12)的L形拐弯位于其下部,所述旁路管(12)上端与水路联通横管(9)的连接处靠近水路联通横管(9)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所述旁路管(12)下端与进水立管A(7)的连接处位于进水立管A(7)手动根阀A(11)的上方,所述旁路管(12)的拐弯处设置有水轮机,所述水轮机连接有发电机组(10),所述进水立管A(7)、水路联通横管(9)和旁路管(12)上分别设置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并联余压发电及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礼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格睿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