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49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旋转单元、打桩单元和支撑调节单元;底板为矩形;旋转单元包含轴承、转轴、旋转圆盘、螺杆一、矩形支撑柱和矩形支撑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轴承与转轴的下端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端部与旋转圆盘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圆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与矩形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桩锤长时间使用后,能够方便的对桩锤进行快速的更换,还能够对其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周围的不同位置进行打桩,而不需要对其进行移动,较为省时省力,还能够在地面不平整时,调节其的支撑高度,使得其处于水平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竖直打桩。从而方便进行竖直打桩。从而方便进行竖直打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之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多数人力作业被机械设备所代替,打桩机的应用省时省力,打桩机是一种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
[0003]现有的技术在桩锤长时间使用后,不方便对桩锤进行快速的更换,还不能够对其进行旋转,从而使得需要对周围进行打桩时,需要移动其的位置,较为费时费力,还不能够在地面不平整时,调节其的支撑高度,从而不能够使得其处于水平位置,不方便进行竖直打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在桩锤长时间使用后,能够方便的对桩锤进行快速的更换,还能够对其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周围的不同位置进行打桩,而不需要对其进行移动,较为省时省力,还能够在地面不平整时,调节其的支撑高度,使得其处于水平位置,从而方便进行竖直打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旋转单元(2)、打桩单元(3)和支撑调节单元(4);底板(1):为矩形;旋转单元(2):包含轴承(21)、转轴(22)、旋转圆盘(23)、螺杆一(24)、矩形支撑柱(27)和矩形支撑板(2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轴承(21)与转轴(22)的下端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的上端端部与旋转圆盘(23)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圆盘(23)的上表面中心位置与矩形支撑柱(2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柱(27)的上端侧面与矩形支撑板(28)的一端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圆盘(23)的上表面偏心位置与螺杆一(24)的中部侧面螺纹连接;打桩单元(3):安装在矩形支撑板(28)的另一端下表面中部;支撑调节单元(4):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2)还包含转盘(25),所述螺杆一(24)的上端端部与转盘(25)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2)还包含防滑槽(26),所述转盘(25)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开设有五个防滑槽(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单元(3)包含液压缸(31)、连接板(33)、横向固定板(34)、竖直固定板(35)、螺杆二(36)、圆形通孔(37)、圆形固定套筒(38)、固定圆孔(310)和桩锤(311),所述矩形支撑板(28)的另一端下表面中部与液压缸(31)的上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远李婷婷黄宇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