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伤口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不同稀疏程度的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伤口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精细的生理过程,多种细胞和生物因子均会参与这一过程并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愈合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止血阶段、炎症阶段、增殖阶段和重塑阶段。当前,各种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的用于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的研究中。有文献表明,纳米材料能够通过纳米桥连效应快速粘合皮肤组织,加速伤口愈合,并且纳米材料在光照下产生自由基以杀死伤口周围细菌,加速炎症阶段进程。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纳米材料都只能促进伤口愈合的某个单一阶段的进程,无法对多阶段进程促进,也就极大的限制了伤口愈合的效率。
[0003]巨噬细胞在伤口愈合的增殖、重塑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拓扑结构近年来被发现能够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以促进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形成、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然而鲜少有报道表面具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该纳米颗粒由金纳米球和N个钯刺组成,N个钯刺修饰在金纳米球的表面上,N≥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球的粒径为18
‑
22nm,钯刺的粒径为8
‑
11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0
‑
29的整数,N个钯刺均匀的分布在金纳米球的表面上。4.权利要求1
‑
3任何一项所述的海胆状金@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柠檬酸钠水溶液A加热至100℃后,搅拌15min,加入氯金酸水溶液A,搅拌15min,降温至85
‑
95℃后,加入柠檬酸钠水溶液B和氯金酸水溶液B,搅拌30min,得到含有金纳米球的胶体;所述柠檬酸钠水溶液A中的柠檬酸钠、氯金酸水溶液A中的氯金酸、柠檬酸钠水溶液B中的柠檬酸钠和氯金酸水溶液B中的氯金酸的物质的量比为66:5:12:5;氯金酸水溶液A和氯金酸水溶液B的浓度均为25mM,柠檬酸钠水溶液A的浓度为2.2mM,柠檬酸钠水溶液B的浓度为60mM;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含有金纳米球的胶体加入搅拌至透明的溶液A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在400nm处的吸光度值为0.15
‑
0.25;所述溶液A为含有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一水合物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水溶液,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一水合物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元,王妍婧,韩晓庆,颜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