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胶轮导轨电车以城市道路为基础,采用电力牵引,车辆重量由胶轮支撑并传递给地面,行进方向由地面铺设的导轨引导。在胶轮导轨电车系统中,导轨由特制扣件固定在轨道槽中,使用柔性填充体对导轨槽内剩余空间进行填充,导轨的铺设使得胶轮导轨电车有着噪声小、乘坐舒适性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建设工期短、工程造价低及道路资源占用少等优点。然而导轨中轨道槽间隙过大,会使行人的脚、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轮胎卡在轨道槽内;这不仅会造成行人的受伤,降低道路整体稳定性与行车舒适性,还会严重威胁导轨电车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包括填充在轨道槽内的柔性填充体,该柔性填充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在轨道槽内的柔性填充体(3),该柔性填充体(3)具有向下凹陷的凹腔,所述凹腔内位于导轨(5)两侧的位置对称分布有若干橡胶格栅(2),该橡胶格栅(2)与所述凹腔的侧壁连接,所述柔性填充体(3)的上端面、橡胶格栅(2)的上端面和所述导轨(5)的上端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内设有柔性支撑体(1),该柔性支撑体(1)位于所述橡胶格栅(2)正下方位置,且所述柔性支撑体(1)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橡胶格栅(2)的截面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槽间隙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格栅(2)向下弯折之后形成L型结构,该L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凹腔的侧壁连接,另一端悬空,所述柔性支撑体(1)位于弯折段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槽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琨鹏,李想,黄波,王燕令,李正川,刘贵应,周定祥,徐国华,赫丹,刘勇,胥燕军,季学亮,赵邦渝,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