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28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包括,风量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架、扇形板、固定盘和转动盘,所述扇形板转动安装于安装架和固定盘之间,转动盘和固定盘转动连接,转动盘通过驱动杆和扇形板连接;导向组件,包括导流筒和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于所述导流筒内部,将导流筒均分为多组导流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量调节组件实现对进风量的灵活调节,通过导向组件实现对进入风的导流和均流,实现阻断气流不均、涡流等气流压力脉动,均衡分配风机入口流道气流,消除风机集流器入口振动及噪声。消除风机集流器入口振动及噪声。消除风机集流器入口振动及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送风机进风调节
,特别是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各火电厂风机及风道进出口振动及噪音超标是一种常见问题,由于风机机壳及风道振动造成结构焊接开裂及风道撕裂的现场较为常见。送风系统的振动,机壳及入口风道的振动较为明显。
[0003]离心式送风机结构主要由集流器、机壳、主轴、叶轮、调节器、转动组、联轴器、进气箱及电动机等组成。现有的风机构造在是依靠调节器的分流调整风机叶轮入口进气的平稳性,但集流及叶轮之间间隔较长(1.5M)在此区域无相应的稳流及导流装置。进而在集流器、调节器及叶轮之间极易产生气流不均、涡流等气流压力脉动,涡流产生后随着气流围绕风机轴旋转,随着风道后移,进而引起风机机壳及风道振动和噪声超标,并造成相关附属部件断裂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量调节组件(100),包括安装架(101)、扇形板(102)、固定盘(103)和转动盘(104),所述扇形板(102)转动安装于安装架(101)和固定盘(103)之间,转动盘(104)和固定盘(103)转动连接,转动盘(104)通过驱动杆(105)和扇形板(102)连接;导向组件(200),包括导流筒(201)和均流板(202),所述均流板(202)安装于所述导流筒(3201)内部,将导流筒(201)均分为多组导流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1)和固定盘(103)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杆(102a),连接杆(102a)通过第一连接柱(102b)与所述扇形板(102)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102)靠近固定盘(103)的一端倾斜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02c),第二连接柱(102c)顶部设置有两组限位杆(102d),所述驱动杆(105)位于两组限位杆(102d)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102)沿固定盘(103)周向设置有多组,所述驱动杆(105)与扇形板(102)的个数相同。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04)连接有穿过所述固定盘(103)的粗调转动杆(104a),粗调转动杆(104a)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4b)。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机风量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03)外侧转动连接有细调转动杆(103a),细调转动杆(103a)上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龙苏德韩双江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