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51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属于脑超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造影微泡成像技术对于小微血管检测的灵敏度、信噪比低等技术问题。所述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通过多个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发射/接收、联合时空滤波器滤波、自适应波束合成及低频窄带解相关微泡检测增强的功率多普勒检测成像的技术,可大幅度抑制颅骨及组织信号干扰、提高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检测的灵敏度、信噪比,并改善成像对比度、分辨率并保持较高帧率。持较高帧率。持较高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脑超声
,具体涉及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超声成像的便携性,实时性以及无创性等优点,超声成像设备在疾病诊断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声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力,可用来穿透颅骨进行经颅血管检测与成像。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半径与血红细胞相当,具有较强的声驱动非线性振动与散射特征,可以突破常规超声的半波长分辨极限,已广泛用于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和术后检查,对于脑部微小血管的高灵敏度和高对比度显影具有应用优势。但经颅成像存在颅骨声遮挡效应,会对回波幅度产生较大衰减,引起一定程度的相位畸变,同时经颅超声由于成像带宽的限制,可用带宽较窄,对常规利用微泡宽带非线性散射特征进行检测成像造成极大限制,使得经颅超声小微血管检测的灵敏度大幅降低。
[0003]同时,脑血管疾病大多发生在脑小微血管,在成像过程中在经颅超声小微血管血流检测中为提高血流检测的灵敏度,常用多普勒成像。多普勒成像已在临床广泛用于脑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包括:脑血管痉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发射若干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进行经颅微泡回波信号幅度检测和成像,得到若干脑部小微血管的回波信号;S2:对同一幅度和相位编码的不同角度发射得到的脑部小微血管的回波信号进行复合得到若干回波复合矩阵,对若干回波复合矩阵分别进行时空滤波处理,得到若干颅内信号矩阵;S3:将若干颅内信号矩阵进行相位幅度的加和计算,并进行波束合成,得到扫描线数据;随后对扫描线数据进行和解微泡造影信号检测,得到颅内小微血管造影矩阵;S4:重复S1~S3的过程,对得到的颅内小微血管造影矩阵进行功率多普勒计算,得到颅内血管造影功率多普勒矩阵,将颅内血管造影功率多普勒矩阵和颅内小微血管造影矩阵进行复合成像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采用超声阵列探头进行若干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的发射,进行信号检测和成像;所述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中的同一个脉冲中的每一个循环的幅度和相位相同;所述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中的不同脉冲之间的循环采取不同的幅度和相位;所述超声阵列探头的发射频率范围为1~3.5MHz;所述低频低频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中的每一个脉冲循环个数相同,每个脉冲的循环个数≤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中的第二个脉冲以后的脉冲的幅度是低频短脉冲序列中第一个脉冲的0.25~3倍,相位为0
°
~3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超声小微血管微泡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若干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的类型包括聚焦波、宽波束、平面波或发散波;所述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的个数为L,L=2~5个;所述低频短脉冲序列中的脉冲的发射方式采用若干次倾斜角度的发射线束或面波形成;当为聚焦波的发射方式时,所述倾斜角度发射的次数I≤256;当为宽波束、平面波或发散波的发射方式时,所述倾斜角度发射的次数I≤30;在宽波束、平面波或发散波发射方式中,L个低频短脉冲组合序列中的第l个短脉冲中有I次倾斜角度发射,其中倾斜角度的大小为φ;第i次倾斜角度发射时与相控阵中心阵元法线方向的夹角为θ
i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明习王弟亚褚寒冰宗瑜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