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组件、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11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反射组件、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罩,反射罩上设有反射光线的反射面,反射罩的周边区围绕主体区分布,周边区包括环绕主体区分布的多个边缘反射单元,边缘反射单元中相邻的第二反射杯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背向反射面的一侧表面为具有预设面积S的平面,边缘反射单元通过平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平面增大了边缘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的粘接面积,加强了周边区与支撑体的连接强度,从而加强了周边区的结构强度,减小了周边区在高温等环境下的变形的可能,有利于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有利于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有利于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组件、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反射组件、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提供光源的器件,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调制的结果。
[0003]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通常利用反射结构,将发光二极管等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来提供光源。如何保证反射结构反射均匀,提高背光模组发光的均匀性,一直是业内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射组件、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反射组件能够减小发生变形的可能,有利于反射的均匀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罩,反射罩包括主体区和周边区,周边区围绕主体区分布,主体区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主体反射单元,周边区包括环绕主体区分布的多个边缘反射单元,反射罩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主体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杯;边缘反射单元包括第二反射杯和连接于相邻第二反射杯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背向反射面的一侧表面为具有预设面积S的平面,边缘反射单元通过平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
[0006]通过上述结构,边缘反射单元通过平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平面增大了边缘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的粘接面积,加强了周边区与支撑体的连接强度,从而加强了周边区的结构强度,减小了周边区在高温等环境下的变形的可能,有利于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
[000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第一反射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反射底和第一反射壁,第一反射底和第一反射壁围成第一反射空间,第一反射底和第一反射壁朝向第一反射空间的表面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底朝向支撑体的表面作为具有预设面积S1的第一粘接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使得支撑体能够通过第一反射底对第一反射杯进行支撑,有利于维持反射罩主体区的结构稳定。
[000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第二反射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反射底和第二反射壁,第二反射底和第二反射壁围成第二反射空间,第二反射底和第二反射壁朝向第二反射空间的表面形成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底朝向支撑体的表面作为具有预设面积S2的第二粘接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使得支撑体能够通过第二反射底对第二反射杯进行支撑,有利于维持反射罩周边区的结构稳定。
[000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边缘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粘接面积m1=x*S+y*S2,且m1/y≥S1,其中,x为边缘反射单元中平面的数量,y为边缘反射单元中第二反
射杯的数量,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均分至每个第二反射杯上用于与支撑体粘接的面积大于等于每个第一反射杯上用于与支撑体粘接的面积,使得边缘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的粘接强度大于等于主体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的粘接强度,有利于使反射罩中的周边区与支撑体的连接强度大于等于主体区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减小周边区在高温等环境下发生翘曲等变形的可能,有利于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该反射组件的光学效果。
[00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边缘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第一子单元位于反射组件的四个顶角处,第二子单元在两个第一子单元之间成行或成列排列;第一子单元在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二子单元在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的两倍,第二子单元在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为主体反射单元在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的两倍。
[00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第一子单元包括四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反射杯,相邻两个第二反射杯之间连接有连接部;第二子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反射杯和连接于两个第二反射杯之间的连接部。
[0013]上述布置方式,有利于使反射罩中的第一反射杯和第二反射杯成行或成列排列,便于反射罩的结构布置。
[001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连接部朝向反射面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反射光线的补偿反射面,补偿反射面的面积为A1,第二反射壁上的第二反射面的面积为A2,A1≥A2/5,有效增大了连接部中补偿反射面的反射面积,增强了连接部的反射效果。
[001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补偿反射面与第二反射底上的第二反射面的夹角为B1,第二反射壁上的第二反射面与第二反射底上的第二反射面的夹角为B2,90
°
≤B1=B2≤120
°
,有利于增大第二反射底与支撑体的粘接面积,提高边缘反射单元与支撑体的连接强度。
[001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第一反射底设有第一安装孔,发光器件通过第一安装孔伸入第一反射空间;第二反射底设有第二安装孔,发光器件通过第二安装孔伸入第二反射空间,使得发光器件能够安装于第一反射空间和第二反射空间中。
[001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还包括围绕反射罩的框架,框架上设有凸起,凸起配置为伸向反射罩,凸起将第二反射杯按压于支撑体上,框架利用凸起将第二反射杯的边沿按压于支撑体上,能够减缓第二反射杯的边沿发生翘曲等变形。
[001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还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片,反射片连接于框架远离支撑体的侧面,反射片能够对边缘反射单元反射的发光器件的光进行补偿,有利于提高该反射组件的反光效率,使反射组件的边沿反光强度尽量与内部反光强度一致,有利于提高该反射组件反光的均匀性。
[001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凸起在支撑体上的投影与第二安装孔在支撑体上的投影相离,能够防止凸起遮挡第二安装孔,减小了凸起与第二安装孔中的发光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
[002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主体反射单元通过支撑部连接于相邻的主体反射单元或边缘反射单元,反射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连接于支撑体,支撑件形成多个容置空间,主体反射单元和边缘反射单元均置于容置空间,支撑件支撑于支撑部。
[0021]支撑件实现了对反射罩的支撑,加强了反射罩中部区域与支撑体的连接强度,从
而加强了反射罩的结构强度,减小了反射罩中部区域在高温等环境下发生榻缩等变形的可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射组件反射的均匀性。
[002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支撑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相互连接围成容置空间。
[002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组件中,支撑部设有插槽,插槽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对应设置,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插接于插槽。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器件、支撑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反射组件,反射罩和发光器件均连接于支撑体,发光器件设置于反射罩中。
[00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背光模组。
[002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罩,包括主体区和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围绕所述主体区分布,所述主体区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主体反射单元,所述周边区包括环绕所述主体区分布的多个边缘反射单元,所述反射罩包括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面;所述主体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反射杯;所述边缘反射单元,包括第二反射杯和连接于相邻第二反射杯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表面为具有预设面积S的平面,所述边缘反射单元通过所述平面粘接固定于支撑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反射底和第一反射壁,所述第一反射底和所述第一反射壁围成第一反射空间,所述第一反射底和所述第一反射壁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空间的表面形成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底朝向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作为具有预设面积S1的第一粘接面粘接固定于所述支撑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反射底和第二反射壁,所述第二反射底和所述第二反射壁围成第二反射空间,所述第二反射底和所述第二反射壁朝向所述第二反射空间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底朝向所述支撑体的表面作为具有预设面积S2的第二粘接面粘接固定于所述支撑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反射单元与所述支撑体粘接面积m1=x*S+y*S2,且m1/y≥S1,其中,x为所述边缘反射单元中所述平面的数量,y为所述边缘反射单元中所述第二反射杯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反射单元包括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所述第一子单元位于所述反射组件的四个顶角处,所述第二子单元在两个所述第一子单元之间成行或成列排列;所述第一子单元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为所述第二子单元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的两倍,所述第二子单元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为所述主体反射单元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投影面积的两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包括四个呈阵列分布的所述第二反射杯,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反射杯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子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反射杯和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反射杯之间的所述连接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反射面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反射光线的补偿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