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模块、地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0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暖模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和容纳槽;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和第一压杆,所述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装置通过先铺设地暖模块的本体,随后铺设面板,面板下压时,第一压杆向下移动,限位件向容纳槽的外侧移动,从而移动至相邻的地暖模块的插孔内,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地暖模块形成限位,使得该地暖装置在安装时更便捷。使得该地暖装置在安装时更便捷。使得该地暖装置在安装时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模块、地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暖
,尤其是指一种地暖模块、地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暖作为空调的替代品,其在室内制暖
中已被广泛使用。
[0003]现有的地暖通常采用模块化的安装方式使得现场安装更为便捷,而在相邻两个地暖模块的连接方式上,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较为繁琐,需要通过较多步骤的操作才能将相邻两个地暖模块连接锁定,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地暖模块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地暖模块在连接时较为繁琐,导致地暖模块安装效率降低的问题,因而提供一种安装效率高的地暖模块、地暖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暖模块,包括:
[0006]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和容纳槽;和
[0007]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和
[0008]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和
[0009]第一压杆,所述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当所述第一压杆向下移动时,所述限位件向所述容纳槽的外侧移动;和
[0010]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当所述第一压杆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储存形变势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斜坡面,所述第一压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斜坡面相适配的倾斜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盲孔,所述面板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穿设于所述盲孔,当所述面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压杆沿所述盲孔移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压杆与所述盲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面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储存形变势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盲孔内固定有定位环,所述第二压杆穿过所述定位环,当所述面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压杆沿所述定位环移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压杆的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弹性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的宽度与所述限位件的宽度相等。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地暖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
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暖模块,至少两个地暖模块并列设置,相邻两个地暖模块之间,第一地暖模块的限位件与第二地暖模块的插孔插接配合以形成限位。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地暖装置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的地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将地暖模块并列铺设在建筑室内地面上,直至铺满建筑室内地面;
[0020]S2:在地暖模块上铺设面板。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中将地暖模块并列铺设在建筑室内地面上时,将地暖模块按照同一方向并列铺设在建筑室内地面上。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装置通过先铺设地暖模块的本体,随后铺设面板,面板下压时,第一压杆向下移动,限位件向容纳槽的外侧移动,从而移动至相邻的地暖模块的插孔内,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地暖模块形成限位,使得该地暖装置在安装时更便捷。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地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27]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地暖模块的右视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压杆、第一弹性件与限位件的侧视图。
[0030]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插孔;3、容纳槽;4、面板;5、限位件;6、第一压杆;7、第一弹性件;8、盲孔;9、第二压杆;10、第二弹性件;11、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约束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于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5]实施例一
[0036]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模块,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2和容纳槽3;和面板4,所述面板4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顶部;和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内;和第一压杆6,所述本体1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3连通,所述第一压杆6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4连接,所述第一压杆6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5抵接,当所述第一压杆6向下移动时,所述限位件5向所述容纳槽3的外侧移动;和第一弹性件7,所述第一弹性件7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内,所述第一弹性件7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7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5连接,当所述第一压杆6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7储存形变势能。
[0037]将本体1放置完毕后,将面板4放置在本体1上,面板4下压第一压杆6,使得第一压杆6推动限位件5向容纳槽3的外侧移动,从而将限位件5推动至相邻的地暖模块的插孔2内,通过限位件5与插孔2的配合形成限位,从而完成地暖模块的连接,此时,第一弹性件7储存形变势能,当需要更换此地暖模块时,将面板4拿起,第一弹性件7释放形变势能,使得限位件5向容纳槽3的内侧移动,从而将限位件5从插孔2内抽出,此时,即可拿起本体1,从而完成更换。
[003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5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和容纳槽;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和第一压杆,所述本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抵接,当所述第一压杆向下移动时,所述限位件向所述容纳槽的外侧移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当所述第一压杆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储存形变势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斜坡面,所述第一压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斜坡面相适配的倾斜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盲孔,所述面板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穿设于所述盲孔,当所述面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压杆沿所述盲孔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杆与所述盲孔的孔底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面板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举光鲍家林陈雨青郎锡友魏彤潘臣谷文双刘苏栋杨斌吴春根耿春蕾司博魏小威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