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499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中,每个区域配电站均包括配电站主体,以及设于配电站主体内的配电模组、巡视装置和处理器模组;多个配电模组通过配电网分别与用电端连接,巡视装置用以收集多个配电模组的状态参数,处理器模组分别与巡视装置和远程监测站通讯连接,能够向远程监测站转发状态参数;远程监测站用以根据状态参数生成电力调控信息库,并能够将状态参数与电力调控信息库比对,判断状态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远程监测站能够实现对各个区域配电站的供电调控情况远程实时监视,区域配电站无需再安排专门人员值守,降低了人员成本,通过设置巡视装置使故障能够及时被发现,提高了电力系统调控工作的可靠性。统调控工作的可靠性。统调控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电调控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调控是将发电厂的电能经过配电站(又称变电站)输送至各种用电单位(如工厂、居民楼),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安排电力值班人员对配电站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对配电站现场环境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上报,这种监测方式导致了电力值班人员工作内容繁琐和沉重,具有运维周期大、人力要求高、管控实时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力系统调控进行监测的方式导致了电力值班人员工作内容繁琐和沉重,具有运维周期大、人力要求高、管控实时性低的缺点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包括多个区域配电站和与多个所述区域配电站分别通讯连接的远程监测站;其中,每个所述区域配电站均包括配电站主体,以及设于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的配电模组、巡视装置和处理器模组,多个所述配电模组通过配电网分别与用电端连接,所述巡视装置沿预设路径在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移动,用以收集多个所述配电模组的状态参数,所述处理器模组分别与所述巡视装置和所述远程监测站通讯连接,能够向所述远程监测站转发所述状态参数;所述远程监测站用以根据所述状态参数生成电力调控信息库,并能够将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状态参数与所述电力调控信息库比对,以判断所述状态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电站主体的侧壁中空以形成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以及连通所述配电站主体内部空间的出风口;所述区域配电站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支撑杆,沿水平方向设于所述换气通道内,当所述支撑杆设有多个时,多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换气通道的长轴方向间隔设置;以及多个防尘板,环绕所述支撑杆周向设置,并沿所述支撑杆的径向延伸以形成覆盖所述换气通道横截面的灰尘阻隔区。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换气通道内,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换气通道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的反吹风扇,所述反吹风扇工作时能够形成朝向所述进风口方向的反吹气流。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杆啮合传动;以及驱动单元,用于带动齿条在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支撑杆转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配电模组线性排列设于所述配电站主体内,
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环绕多个所述配电模组设有轨道,所述巡视装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轨道。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巡视装置包括:车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轨道;升降组件,设于所述车体,且具有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端;以及摄像模块,设于所述升降端,且摄像端朝向所述配电模组,用于摄录所述配电模组的影像信息,并将所述影像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模组;无线测温模块,设于所述升降端,且测温端朝向所述配电模组,用于测量所述配电模组的温度参数,并将所述温度参数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模组;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影像信息和所述温度参数。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电模组上设有漏电检测触点,并在所述漏电检测触点外罩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检测口;所述巡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车体的漏电检测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车体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朝向所述配电模组并设有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能够穿过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漏电检测触点接触,并能够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模组;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检测探针的检测结果参数。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口与所述漏电检测触点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伸缩件倾斜设于所述车体。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域配电站还包括设于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的环境监测模组,所述环境监测模组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模组通讯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检测组件;所述远程监测站获取实时监测的湿度信息、温度信息和气体信息,并将这些实时数据与环境监测信息库中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正常。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体检测组件包括:外壳,具有检测通道,以及分别与所述检测通道两端相连通的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引流风扇,设于所述检测通道,所述引流风扇转动时形成自所述检测入口流向所述检测出口的气流;以及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检测端伸入所述检测通道内;其中,所述气体检测组件为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氯化氢气体传感器和二氧化硫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本专利技术中每个区域配电站内均设有配电模组、巡视装置和处理器模组,配电模组能够通过配电网向工厂或居民的用电设备输送电能,进行供电调控。巡视装置用于收集各个配电模组的状态参数(如实时温度、影像信息),处理器模组将状态参数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远程监测站。远程监测站能够对多个区域配电站的状态参数信息进行收集,将状态参数与电力调控信息库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各个区域配电站是否出现异常。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远程监测站,能够实现对各个区域配电站的供电调控情况远程实时监视,区域配电站无需再安排专门人员值守,降低了人员成本,通过设置巡视装置使故障能够及时被发现,提高了电力系统调控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区域配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区域配电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尘组件与换气通道的位置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尘组件与换气通道另一角度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巡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巡视装置的漏电检测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0023]图8为图7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气体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气体检测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配电站主体
ꢀꢀꢀꢀꢀꢀꢀ
11、换气通道
ꢀꢀꢀꢀꢀꢀꢀꢀꢀꢀ
12、进风口
[0028]13、轨道
ꢀꢀꢀꢀꢀꢀꢀꢀꢀꢀꢀꢀꢀ
20、配电模组
ꢀꢀꢀꢀꢀꢀꢀꢀꢀꢀ
21、防护壳
[0029]211、检测口
ꢀꢀꢀꢀꢀꢀꢀꢀꢀꢀ
22、漏电检测触点
ꢀꢀꢀꢀꢀꢀ
30、防尘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区域配电站和与多个所述区域配电站分别通讯连接的远程监测站;其中,每个所述区域配电站均包括配电站主体,以及设于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的配电模组、巡视装置和处理器模组;多个所述配电模组通过配电网分别与用电端连接,所述巡视装置沿预设路径在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移动,用以收集多个所述配电模组的状态参数,所述处理器模组分别与所述巡视装置和所述远程监测站通讯连接,能够向所述远程监测站转发所述状态参数;所述远程监测站用以根据所述状态参数生成电力调控信息库,并能够将实时监测得到的所述状态参数与所述电力调控信息库比对,判断所述状态参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站主体的侧壁中空以形成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以及连通所述配电站主体内部空间的出风口;所述区域配电站还包括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支撑杆,沿水平方向设于所述换气通道内,当所述支撑杆设有多个时,多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换气通道的长轴方向间隔设置;以及多个防尘板,环绕所述支撑杆周向设置,并沿所述支撑杆的径向延伸以形成覆盖所述换气通道横截面的灰尘阻隔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换气通道内,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换气通道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的反吹风扇,所述反吹风扇工作时能够形成朝向所述进风口方向的反吹气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齿条,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支撑杆啮合传动;以及驱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支撑杆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配电模组线性排列设于所述配电站主体内,所述配电站主体内环绕多个所述配电模组设有轨道,所述巡视装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轨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系统调控信息远程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视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玮强张烨李一鹏张双辉于占玲王兴昌田欣平梁立建李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