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71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包括正畸托槽和牵引杆,所述正畸托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用的竖管,所述正畸托槽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牙齿表面,正畸丝穿过正畸托槽上的槽沟,正畸丝的两个端部定位在两侧牙齿表面的常规托槽上;所述牵引杆的顶部根据矫治位置插入到选定的竖管内,牵引杆的根部通过橡皮链圈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使用调整方便快捷,可选择性强,实现了矫治过程中更好的帮助牙齿完成控根运动,提高了矫治效率。提高了矫治效率。提高了矫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矫正牙齿,常见的操作方法为将正畸托槽粘在牙齿上,弓丝穿过正畸托槽中间的槽沟,利用弓丝入槽变形后的弹性形变及正畸托槽间放置弹性链圈产生的弹力,将作用力带动正畸托槽从而施力于牙冠,让牙齿排齐。但是,对于长期缺牙后导致缺牙两侧严重倾斜的牙齿,直接作用于牙冠上的力,无法有效将倾斜的牙齿的牙根向缺隙侧拉过来。
[0003]阻力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是维持一颗牙齿处于平衡状态时,这颗牙齿所受到的合力的中心;是牙齿处于静止状态时的一个平衡点,当外力作用于这点时,牙齿仅产生沿作用力方向的平行移动而不发生旋转;牙齿阻力中心的位置受牙根长度、形态、牙槽骨高度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单根牙的阻力中心在牙长轴上,约为于牙根颈1/3与中1/3交界处,多根牙的阻力中心约位于根分叉下1~2mm处。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而发生转动时,物体上的各点均围绕者某个同心圆的圆心旋转,这个圆心为旋转中心。旋转中心的位置与牙齿移动方式有关,其位置随牙齿所受力矩和力大小的比值,即M/F值的变化而改变。正畸治疗中,牙移动的类型通常分为倾斜移动、整体移动、控根移动(转矩移动)、垂直移动和旋转移动。当长期缺牙后,缺牙两侧牙齿牙冠偏向于缺牙间隙,但牙根朝向于相反的方向。要关闭缺牙间隙,首先需要牙根克服牙槽骨阻力,向缺牙间隙摆动。控根移动指牙冠基本不动,而主要移动牙根的移动方式,控根移动时旋转中心位于牙冠切缘。临床上不可能直接将力作用于牙根上,牙冠受力后,牙以阻力中心为中心,牙冠和牙根的移动方向容易相反,因此不容易实现控根移动,反而牙齿倾斜移动关闭间隙。
[0004]因此,如何开发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以实现在矫治过程中更好的帮助牙齿的控根运动,提高矫治效率等优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其适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明了,易掌握,可以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可随时调改,患者舒适度好,在矫治过程中更好的帮助牙齿的控根运动,从而提高矫治效率等优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包括正畸托槽和牵引杆,所述正畸托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用的竖管,所述正畸托槽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牙齿表面,正畸丝穿过正畸托槽上的槽沟,正畸丝的两个端部定位在两侧牙齿表面的常规托槽上;所述牵引杆的顶部根据矫治位置插入到选定的竖管内,牵引杆的根部通过橡皮链圈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正畸托槽上设置有三个竖管,分别是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
管,所述第二竖管位于中间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三竖管倾斜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竖管的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管的直径均为0.5mm~1.0mm,相邻的两个竖管之间的角度为30
°
~45
°

[0010]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包括固定部、中段杆部和下段牵引钩三部分,所述固定部、中段杆部和下段牵引钩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固定部靠近托槽切端部,所述下段牵引钩靠近龈方,所述中段杆部位于所述竖管的中空腔体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通过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牵引杆的总长度为10~ 15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2mm,直径为0.45mm,所述中段杆部的长为3mm,直径为0.7mm,所述下段牵引钩的长为5mm,直径0.8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3mm,直径为0.45mm,所述中段杆部的长为4mm,直径为0.7mm,所述下段牵引钩的长为8mm,直径1.0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3mm,直径为0.45mm,所述中段杆部的长为4mm,直径为0.7mm,所述下段牵引钩的长为5mm,直径1.0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设置防护用的树脂突。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7]1)本技术设计的正畸托槽含有三个方向的竖管设计,正畸托槽与牵引杆部分连接为活动性连接,三个不同方向的竖管设计选择性强,可多维度的控制牙齿的移动,适用范围广泛。
[0018]2)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明了,正畸初学医生容易掌握使用,放入口内患者异物感不明显,舒适度较好。
[0019]3)牵引杆的规格和位置可根据患者口腔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
[0020]4)本技术能够很好进行倾斜牙齿的控根移动,提高矫治效率。
[0021]总的来说,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使用调整方便快捷,可选择性强,实现了现矫治过程中更好的帮助牙齿完成控根运动,提高了矫治效率。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主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正畸托槽中部剖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牵引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一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二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正畸托槽;2、牵引杆;3、正畸丝;4、橡皮链圈;5、支抗钉;6、树脂突;
[0029]101、第一竖管;102、第二竖管;103、第三竖管;
[0030]201、固定部;202、中段杆部;203、下段牵引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

5所示,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包括正畸托槽1和牵引杆2,所述正畸托槽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牵引杆2连接用的竖管,所述正畸托槽1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牙齿表面,正畸丝3穿过正畸托槽1上的槽沟,槽沟位于正畸托槽的前侧面中部,所述正畸丝3的两个端部定位在两侧牙齿表面的常规托槽上;所述牵引杆2的顶部根据矫治位置插入到选定的竖管内,牵引杆2的根部通过橡皮链圈4连接在一起。
[003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正畸托槽1上设置有三个竖管,分别是第一竖管101、第二竖管102和第三竖管103,所述第二竖管102位于中间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管101和第三竖管103倾斜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竖管102的两侧。
[003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竖管101、第二竖管102和第三竖管103的直径均为 0.5mm~1.0mm,优先选用0.75mm,相邻的两个竖管之间的角度为30
°
~45
°
。具体的,正畸托槽1与牵引杆2为活动连接,使用时可根据临床具体需要选择要插入的竖管方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畸托槽和牵引杆,所述正畸托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用的竖管,所述正畸托槽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牙齿表面,正畸丝穿过正畸托槽上的槽沟,正畸丝的两个端部定位在两侧牙齿表面的常规托槽上;所述牵引杆的顶部根据矫治位置插入到选定的竖管内,牵引杆的根部通过橡皮链圈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托槽上设置有三个竖管,分别是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管,所述第二竖管位于中间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三竖管倾斜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竖管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和第三竖管的直径均为0.5mm~1.0mm,相邻的两个竖管之间的角度为30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根的多维度正畸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包括固定部、中段杆部和下段牵引钩三部分,所述固定部、中段杆部和下段牵引钩连接为一个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莉周鑫廖梦玲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