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66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2
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有效的达到了可对患肢进行大面积冲洗消毒且便于在床边使用的目的,包括车体和升降框架,所述车体的左侧设有连接板,升降框架的中部设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的上端设有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底部设有限位板,升降螺杆的外侧设有升降推板,升降推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同步摇杆,升降推板的上端设有护理槽,每个同步摇杆与护理槽之间均设有链条,车体的上端设有包扎机构,车体的前侧设有喷头,喷头的下端连通有清洗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本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可放置患肢的功能,优化了包扎患肢的功能,达到了可涂抹药物的目的,新增了的功能,避免了清洗换药污染床褥的问题。避免了清洗换药污染床褥的问题。避免了清洗换药污染床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急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烧伤的致伤因素主要是蒸汽、热液、火焰、高温气体、炽热金属等损伤皮肤及黏膜组织,医学上因放射物、电、化学导致的皮肤损伤与烧伤表现类似,也归入烧伤范畴,国际上根据损伤深度不同,可分为三度四分,一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治疗时一般不计入烧伤面积;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保留部分基底层细胞;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残留部分真皮网状层组织;三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深部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烧伤的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需要频繁对患肢进行清洗消毒,并且需要定期换药,传统的操作方式大多是由护理人员将患者患肢抬起,然后使用棉签或无菌纱布对烫伤部分进行单独的清理,在没有被清理的位置会残留大量细菌,容易使烫伤部分造成感染,并且传统换药护理后大多需要人为将患肢抬起然后通过纱布包扎,在包扎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晃动,轻微的晃动对于烫伤部位很容易造成结痂断裂流血,并且现有的清理方式需要患者坐起或摆放特定姿势,对于烫伤严重的患者不便于移动,并且移动到患者旁边时不便于操作,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清理换药并方便换药的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有效的达到了便于在床边使用的目的,增加了可放置患肢的功能,优化了包扎患肢的功能,达到了可涂抹药物的目的,新增了可对患肢进行大面积冲洗消毒的功能,避免了清洗换药污染床褥的问题,达到了可存放药物的目的,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车体和升降框架,所述车体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均与升降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框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螺杆,驱动螺杆的上端螺纹配合有一个升降螺杆,升降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板,限位的前后两侧均与升降框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一个升降推板,升降推板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同步摇杆,所述升降推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护理槽,每个所述同步摇杆与护理槽之间均套装有一个链条,所述升降框架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翻转滑槽,每个所述同步摇杆远离升降螺杆的一端均置于对应的翻转滑槽内,所述车体的上端设有一个包扎机构,所述车体的前侧设有一个喷头,喷头的下端连通有一个清洗软管。
[0005]优选的,所述包扎机构包括有一个与车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侧套装有一个L形板,L形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F形钩板,所述L形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一个U形包扎架,U形包扎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轴,所述U形包扎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定位杆,所述U形包扎架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C形包扎板,C形包扎板内对应每个驱动轴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带轮,每个所述主动带轮均与对应的驱动轴滑动连接,所述C形
包扎板内转动连接有多个从动带轮,每个所述主动带轮与对应的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联动带,所述C形包扎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C形齿环,每个所述从动带轮均与C形齿环啮合,所述C形齿环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多个支杆,每个所述支杆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挤压杆,每个挤压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轴,每个所述挤压杆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L形杆,每个所述L形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压紧杆,每个所述压紧杆的端部均与对应的支杆铰接,每个所述支杆与对应的压紧杆之间均设有一个收紧拉簧,所述U形包扎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往复带轮和一个张紧带轮,张紧带轮与往复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往复齿形带,往复齿形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滑块,张紧带轮、往复带轮、往复齿形带与推动滑块相互配合形成C形包扎板的限位结构,所述往复带轮的下端啮合有一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一个驱动带轮,所述U形包扎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蜗轮,蜗轮与驱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驱动齿形带,所述蜗轮的后侧啮合有一个蜗杆,所述U形包扎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张紧轴,每个所述驱动轴、张紧轴与蜗杆之间套装有一个矩形带,所述张紧轴的下端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套管,转动套管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摇柄。
[0006]优选的,所述车体内固定连接有一个储液箱,储液箱的下端设有一个与车体固定连接的污液箱,污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浪板,所述车体的左侧对应污液箱的位置开设有一个排入孔,所述储液箱的左端连通有一个水泵,水泵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出水管,所述车体内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气分离板,水气分离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封闭板,所述车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切换杆,切换杆的后侧贯穿车体且与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上端置于水气分离板的后侧,所述水气分离板的前侧设有一个Y形气管,Y形气管的右侧连通有一个热风机,所述Y形气管的下端连通有一个排液管,排液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阻挡塞,阻挡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阻挡弹簧,所述排液管的下端与污液箱连通,所述清洗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水气分离板的后侧。
[0007]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两个L形钩板,每个L形钩板的右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挤压轴,每个所述挤压轴与对应的L形钩板之间均设有一个复位弹簧,每个所述挤压轴的外侧均设有一个与车体转动连接的推动套管,所述车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一个Z形摇杆,Z形摇杆的后侧啮合有一个推动齿条,每个所述推动套管均与推动齿条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护理槽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外侧套装有多个塑料衬垫,所述护理槽的下端连通有一个排液软管,排液软管的另一端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多个储物槽,所述车体与升降框架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车体与升降框架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万向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具有车体、升降框架、滚轮与万向轮,有效的达到了便于在床边使用的目的,使用时推动装置到患者床边,万向轮可调整装置位置及方向;2.本专利技术具有护理槽,有效的增加了可放置患肢的功能,使用时无论是换药还是清创,都可以将患肢放入护理槽内,便于护理操作;3.本专利技术具有包扎机构,有效的优化了包扎患者的功能,使用时将患者患肢放置到护理槽内,患肢远离塑料衬垫的一侧使用衬垫将患肢抬起,保证患者不与护理槽底部接触,然后将L形板向上翻转90
°
,再左右滑动L形板调整到对应患肢的位置,再将U形包扎架向左推动到极限位置,然后将定位杆向下翻转,随后将支杆安装到C形齿环的内侧,将纱布的一端通过手术镊夹持暂时放置在患者患
肢适当位置,当C形杆转动两圈以后可以松开手术镊,然后使用医用胶带将纱布粘贴紧实,避免纱布松开;4.本专利技术具有支杆、挤压杆、滚轴、L形杆、压紧杆与收紧拉簧,有效的达到了可涂抹药物的目的,使用时将药膏涂抹在患者患肢上,随后转动压紧杆调整压紧杆与L形杆重合部分的长度,使滚轴可与患肢接触且不会过压,然后在将摇柄拉出同时转动套管也会滑动一定距离,然后转动摇柄使其与转动套管呈垂直状态,随后通过摇柄使张紧轴转动,同时矩形带使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包括车体(1)和升降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板(3),每个所述连接板(3)均与升降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框架(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螺杆(4),驱动螺杆(4)的上端螺纹配合有一个升降螺杆(5),升降螺杆(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板(6),限位的前后两侧均与升降框架(2)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一个升降推板(7),升降推板(7)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同步摇杆(8),所述升降推板(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护理槽(9),每个所述同步摇杆(8)与护理槽(9)之间均套装有一个链条(10),所述升降框架(2)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翻转滑槽(11),每个所述同步摇杆(8)远离升降螺杆(5)的一端均置于对应的翻转滑槽(11)内,所述车体(1)的上端设有一个包扎机构(12),所述车体(1)的前侧设有一个喷头(13),喷头(13)的下端连通有一个清洗软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护理用康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机构(12)包括有一个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20),支撑杆(120)的外侧套装有一个L形板(121),L形板(1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F形钩板(122),所述L形板(12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一个U形包扎架(123),U形包扎架(12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轴(124),所述U形包扎架(123)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多个定位杆(125),所述U形包扎架(123)的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C形包扎板(126),C形包扎板(126)内对应每个驱动轴(124)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主动带轮(127),每个所述主动带轮(127)均与对应的驱动轴(124)滑动连接,所述C形包扎板(126)内转动连接有多个从动带轮(128),每个所述主动带轮(127)与对应的从动带轮(128)之间套装有联动带(129),所述C形包扎板(12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个C形齿环(130),每个所述从动带轮(128)均与C形齿环(130)啮合,所述C形齿环(130)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多个支杆(131),每个所述支杆(131)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挤压杆(132),每个挤压杆(13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滚轴(133),每个所述挤压杆(132)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L形杆(134),每个所述L形杆(134)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压紧杆(135),每个所述压紧杆(135)的端部均与对应的支杆(131)铰接,每个所述支杆(131)与对应的压紧杆(135)之间均设有一个收紧拉簧(136),所述U形包扎架(12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往复带轮(137)和一个张紧带轮(138),张紧带轮(138)与往复带轮(137)之间套装有一个往复齿形带(139),往复齿形带(13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滑块(140),张紧带轮(138)、往复带轮(137)、往复齿形带(139)与推动滑块(140)相互配合形成C形包扎板(126)的限位结构,所述往复带轮(13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阁蒋金鸽吕传阁崔承铭赵敏娟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