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58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0
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超微晶铁芯、硅钢片铁芯,超微晶铁芯为闭合铁芯,所述硅钢片铁芯上开有气隙。电流互感器结构设计中在求励磁电流和铁芯误差时,分闭合铁芯和气隙铁芯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该电流互感器采用双铁芯骨架设计,其中主要用于保护的铁芯开了气隙,可有效避免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即可在小电流时实现测量功能,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有较大电流时,测量用的闭合铁芯达到饱和,电流从气隙铁芯流过,由于气隙铁芯的磁阻要远大于闭合铁芯磁阻,在大电流条件下不会存在饱和现象,故可实现大电流的监测,以达到保护的效果。以达到保护的效果。以达到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流互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流互感器是电力测量、故障诊断和电力系统状态监测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和发电厂。传统的电流互感器的铁芯结构,一般采用闭环设计,这种设计使得铁芯只存在极小的磁阻抗,当一次侧出现较大电流分量时,铁芯容易饱和,对于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来说,铁芯饱和会使电流互感器出现测量误差;对于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来说,铁芯饱和使电流互感器失去保护裕度,会导致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流互感器无法监测识别大电流,失去保护作用。且现有测量用闭合铁芯材料存在易饱和,以及测量用、保护用独立安装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如:传统的闭合铁芯材料,在环路中形成的磁路具备很小的磁阻抗,当互感器一次侧出现较大的电流时,会在闭磁路中形成非常高的直流磁通量,致使铁芯中的BH工作点从线性工作区移动到饱和区,达到饱和。
[0003]近几十年来,智能化、小型化渐渐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特点,传统电流传感器往往是按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超微晶铁芯(1)、硅钢片铁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晶铁芯(1)为闭合铁芯,所述硅钢片铁芯(2)上开有气隙(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晶铁芯(1)、硅钢片铁芯(2)叠放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晶铁芯(1)、硅钢片铁芯(2)内外半径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晶铁芯(1)高度为h1,硅钢片铁芯(2)高度为h2,气隙(3)长度为L
δ
。5.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超微晶铁芯(1)、硅钢片铁芯(2)尺寸、磁导率大小,确定磁阻Rm的大小;步骤2:超微晶铁芯(1)高度为h1,硅钢片铁芯(2)高度为h2,计算h1、h2变化时,双铁芯线圈误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骨架共绕组电流互感器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Step1、根据铁芯尺寸,计算铁芯截面积、平均磁路长度、平均匝长;求铁芯截面积:求铁芯截面积:其中,S1表示超微晶铁芯截面积,D1为超微晶铁芯外径,d1为超微晶铁芯内径,h1为超微晶铁芯高度,K
H1
为超微晶铁芯叠片系数;S2表示硅钢片铁芯截面积,D2为硅钢片铁芯外径,d2为硅钢片铁芯内径,h2为硅钢片铁芯高度,K
H2
为硅钢片铁芯叠片系数;平均磁路长度L
c
:其中,D为双铁芯外径,d为双铁芯内径;计算平均匝长l
co
:其中,D为双铁芯外径,d为双铁芯内径,H为双铁芯总高度;Step2、根据平均匝长和二次绕组匝数确定导线长度,根据导线直径,计算出导线截面积,进而求得导线电阻;导线长度L:L=l
co
×
N2;其中,N2为二次绕组匝数;导线截面积S
L

其中,φ

为导线直径;导线电阻:Step3、根据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计算二次电流,进而结合二次阻抗计算二次感应电动势和;二次电流I2:其中,I1为一次电流,N1为一次匝数,N2为二次匝数;二次感应电动势E2:E2=Z2×
I2;其中,Z2为二次线圈总阻抗,E2为二次感应电动势,I2为二次电流,S1为超微晶铁芯截面积,N2为二次匝数,f为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兰芳虞迅遂黄悦华程利军李振兴钟悦王桂成王平刘梦媛张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