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和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随钻地质导向钻进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一种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装置、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由于储层薄、地下构造复杂多变的客观因素,需要地质导向技术对井底测量数据实时分析转化为地质认识,进而对钻井工程轨迹进行准确调整,提高储层钻遇率。目前常规的地质导向分析工作还是导向师收集区域数据,使用专业软件(C/S)建立区域地质模型,基于区域认识创建二维导向模型,再根据实时数据更新地质认识,对导向模型做调整,在现场下达导向指令。
[0003]目前的工作模式存在模型认识不统一,不同的导向师对同一个区域的构造认识不一致,区域建模工作量繁琐,区域导向模型未保存,并且每个导向师都需要为区域创建构造模型,且每个导向师构建的区域构造模型是单机版的,这样该导向师更新的模型无法及时向区域内其他导向师进行推送,并且其他导向师也无法对更新后的区域模型进行校正等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构造区域数据、邻井数据和正钻井数据,并存储至基础数据库;S2、基于邻井数据和/或构造区域数据,生成三维地质构造模型,并将三维地质构造模型结构化存储至空间数据库;S3、根据设计轨迹方位角切割三维地质构造模型,获得二维导向剖面模型;S4、结合正钻井数据生成导向跟踪图,以微整二维导向剖面模型;S5、将微调后的二维导向剖面模型数据回存至空间数据库,以更新三维地质构造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钻井数据包括录井实时数据、本井实时综合录井仪数据、本井实时MWD、LWD定向数据和本井钻井专业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调用空间数据库中的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数据体,基于空间构造点(X,Y,Z,W)构建三维体模型;确定切割方位角,将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沿方位角进行纵向切割;切割后进行插值计算,将三维构造体结构(X,Y,Z,W)转换为二维构造线结构(X,Y,W)。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将本井的实钻轨迹数据以斜井样式绘制在二维导向剖面模型的背景上;根据邻井曲线对二维导向剖面模型进行属性填充,反演预测本井的同名曲线;将本井实钻曲线与本井预测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微调二维导向剖面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导向剖面模型的微调方式为:通过在二维导向剖面模型上插入或删除控制点,在横向上对单个层位的地层倾角进行调整,纵向上对同一个水平位置的所有层位的地层倾角进行批量调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后的二维导向剖面模型数据包括空间点数据、线数据和各点属性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将微调后的空间点数据、线数据和各点属性数据回存至空间数据库,以确认调整后的二维导向剖面模型的切割方位和作用范围;通过反向更新算法,将二维构造中对层位面、倾角的调整从二维点坐标(X,Y,W)反向推演为三维点坐标(X,Y,Z,W);根据三维点坐标(X,Y,Z,W),更新三维地质构造模型。8.一种随钻导向区域微构造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浩东,骆新颖,张果,吴炎,张治发,陈志伟,雍鹏,宋泽文,袁海平,彭陶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