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故障率的胶囊硫化机液压动力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低故障率的胶囊硫化机液压动力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方面;液压元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选择。胶囊硫化工艺一般分为模具控制、工件装卸、合模、保压、开模等。因为胶囊硫化机需要较大输出力,所以其动作一般由液压系统完成。
[0003]传统胶囊硫化机液压系统,因为工作压力高,通常采用柱塞泵做动力源。随着内啮合齿轮泵额定压力不断提高,为了降低噪声、节约成本,现在内啮合齿轮泵作为动力元件的硫化机液压系统越来越多。内啮合齿轮泵作为定量泵,其工作转速范围较大,能从100rpm
‑
3000rpm,所以为了提高液压系统传动效率,通常采用大幅调速来驱动内啮合齿轮泵,以便适应胶囊硫化机不同工况下对液压系统的流量要求。内啮合齿轮泵没有卸油口,所以其在低速工作时,因为散热不够充分,很容易因为发热而导致内啮合齿轮泵烧毁。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故障率的胶囊硫化机液压动力源装置,包括动力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控制方法,步骤如下:获取所述主泵的供油压力及转速;获取左右主机液压缸运动速度及工作压力;将需求量与当前量进行比较;调节主泵驱动转速;在内啮合齿轮泵出口并联节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故障率的液压动力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第一吸油滤油器(2)、第一交流伺服电机(3)、第一联轴器(4)、第一内啮合齿轮泵(5)、第一节流孔(6)、第一先导式溢流阀(7)、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二交流伺服电机(10)、第二联轴器(11)、第二内啮合齿轮泵(12)、第二节流孔(13)、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4)、加压内啮合齿轮泵(15)、单向阀(16)、先导式电磁溢流阀(17)、水冷散热器(18)、回油滤油器(19)、第一吸油滤油器(20)、第二吸油滤油器(21)、液压控制装置(22)和辅助过滤器(23),所述获取所述主泵的供油压力及转速,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内啮合齿轮泵(5)通过第一联轴器(4)由第一交流伺服电机(3)驱动,第一交流伺服电机(3)接收液压控制装置(22)的控制信号,并将转速信号反馈给液压控制装置(22),第一内啮合齿轮泵(5)排油口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和第一先导式溢流阀(7)进口相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8)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提供给液压控制装置(22),并且第一先导式溢流阀(7)接收液压控制装置(22)的控制信号,用于根据需要设定第一内啮合齿轮泵(5)的出口压力;所述第二内啮合齿轮泵(12)通过第二联轴器(11)由第二交流伺服电机(10)驱动,第二交流伺服电机(10)接收液压控制装置(22)的控制信号,并将转速信号反馈给液压控制装置(22),第二内啮合齿轮泵(12)排油口分别与第二压力传感器(9)和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4)进口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9)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提供给液压控制装置(22),并且第二先导式溢流阀(14)接收液压控制装置(22)的控制信号,用于根据需要设定第二内啮合齿轮泵(12)的出口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故障率的液压动力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左右主机液压缸运动速度及工作压力,具体包括:分别利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对硫化机左、右主机液压缸内部的运动速度及工作压力信号进行收集;将上述测量所得数据传输至液压控制装置(22),并在液压控制装置(22)内将上述信号进行具体化数值转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故障率的液压动力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需求流量与当前流量进行比较,具体包括:所述液压控制装置(22)分别接收第一内啮合齿轮泵(5)、第二内啮合齿轮泵(12)出口压力及转速反馈信号的具体化数值,以及硫化机左、右主机液压缸工作压力及运行速度信号的具体化数值,然后将接收到的当前压力、转速的具体化数值与所需的压力、转速的数据值进行比较。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栋,佘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瀚福精密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