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88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包括在板材上设置第一插接侧和第二插接侧,一个板材的第一插接侧插接定位在另一个板材的第二插接侧上,第一插接侧通过固定件定位在墙体上;同时,通过设置的凸起部插接到插接部内,使得两个板材的拼接更稳定,再结合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形成的内倒角结构来固定缓冲条,使得拼接的两个板材在拼接处可以通过填充的缓冲条来遮挡缝隙,提高美化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结构不需要额外刮腻子、打胶水或泥沙浆等工艺,只需要通过卡扣和拼接的装配方式即可对墙面进行装修,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室内施工的污染,让施工更高效和安全。让施工更高效和安全。让施工更高效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的墙面需要进行装修,墙面可以选择铺设瓷砖或木板,传统的方式是先用腻子粉将墙面批刮平整,然后用泥沙浆或胶水将材料固定在墙面上,该种方式粉尘污染较大、工期长,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在平整面板材装修过程中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固定件及缓冲条,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板材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所述第一板材靠近所述第二板材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卡接所述缓冲条,所述固定件固定于墙体上;所述第一板材包括第一插接侧和第二插接侧,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插接侧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上的第二插接侧;所述第一插接侧包括固定部、插接部及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插接侧包括让位部、凸起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让位部对接,所述固定部插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插接部为所述第一插接侧向内的凹陷结构,所述凸起部插入到所述插接部内,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均设有向内的倒角结构,当所述第一插接侧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侧上时,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缓冲条的空间。
[0005]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板、引导板及弯折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引导板贴合于墙面,所述弯折板向所述引导板方向弯折,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弯折板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固定部的空间;所述引导板端部设有倒角。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材内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板材,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第一板材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等间距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缓冲条为圆柱形结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通过在板材上设置第一插接侧和第二插接侧,一个板材的第一插接侧插接定位在另一个板材的第二插接侧上,第一插接侧通过固定件定位在墙体上;同时,通过设置的凸起部插接到插接部内,使得两个板材的拼接更稳定,再结合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形成的内倒角结构来固定缓冲条,使得拼接的两个板材在拼接处可以通过填充的缓冲条来遮挡缝隙,提高美化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装配结构不需要额外刮腻子、打胶水或泥沙浆等工
艺,只需要通过卡扣和拼接的装配方式即可对墙面进行装修,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室内施工的污染,让施工更高效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中第一插接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中第二插接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4]标号说明:
[0015]100、通孔;
[0016]11、第一板材;111、第一插接侧;1111、固定部;1112、插接部;1113、第一对接部;112、第二插接侧;1121、让位部;1122、凸起部;1123、第二对接部;
[0017]12、第二板材;
[0018]13、固定件;131、连接板;132、引导板;133、弯折板;
[0019]14、缓冲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22]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23]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包括第一板材11、第二板材12、固定件13及缓冲条14,所述第一板材11与所述第二板材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板材11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12,所述第一板材11靠近所述第二板材12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件13,所述第一板材11与所述第二板材12之间卡接所述缓冲条14,所述固定件13固定于墙体上。
[0024]具体地,所述第一板材11包括第一插接侧111和第二插接侧112,所述第一板材11的第一插接侧111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12上的第二插接侧112。
[0025]所述第一插接侧111包括固定部1111、插接部1112及第一对接部1113,所述第二插接侧112包括让位部1121、凸起部1122及第二对接部1123,所述固定部1111与所述让位部1121对接,所述固定部1111插接于所述固定件13,所述插接部1112为所述第一插接侧111向内的凹陷结构,所述凸起部1122插入到所述插接部1112内,所述第一对接部1113与所述第二对接部112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1113和所述第二对接部1123均设有向内的倒角结构,当所述第一插接侧111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侧112上时,所述第一对接部1113与所述第二对接部1123之间形成一容纳所述缓冲条14的空间。
[0026]可以理解,第一板材11和第二板材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板材11和多个第一板材12依次交替连接,第一板材11的第一插接侧111与第二板材12的第二插接侧112连接,接着,第二板材12的第一插接侧111与下一个第一板材11的第二插接侧112连接,依次交替。
[0027]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部1113和第二对接部1123在对接时,由于二者向内的倒角结构,可形成一梯形的容纳空间,而缓冲条14可基于该梯形空间而卡接在第一板材11与第二板材12的连接间隙处,也即当固定部1111置入到固定件13上时,用户移动凸起部1122置入到插接部1112内,此时,第一对接部1113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整面的模块化板材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固定件及缓冲条,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板材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所述第一板材靠近所述第二板材一端插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板材与所述第二板材之间卡接所述缓冲条,所述固定件固定于墙体上;所述第一板材包括第一插接侧和第二插接侧,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插接侧插接于所述第二板材上的第二插接侧;所述第一插接侧包括固定部、插接部及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二插接侧包括让位部、凸起部及第二对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让位部对接,所述固定部插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插接部为所述第一插接侧向内的凹陷结构,所述凸起部插入到所述插接部内,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波夏熙肖昭材曾德光颜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壹装饰科技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