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85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包括外井管,以及安装于外径管内的内井管;所述外井管的底部下沉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周向侧壁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底座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内井管包括多段连接固定的内管段,内井管最下端的内管段底部安装于底座的定位槽内;每段内管段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片定位片,内管段装入外井管内部时;所述定位片的径向外端部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该结构的大口径钢管套井具有内井管安装精度高,安装后支撑稳定的效果。安装后支撑稳定的效果。安装后支撑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在湖泊等天然水域中对水体进行改良及净化所使用的环保设备的施工方法的
,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体(例如:湖泊或者河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蓝藻的爆发。申请人于2017年7月18日提出了申请号为201710585437.X,名称为“蓝藻深井处理设备及蓝藻处理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蓝藻深井处理设备包括:顶部具进水口并插入水体底部的深井,开设在深井的侧部并高于水体底部的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连接排水管的一端,排水管的另一端向深井底部延伸。通过本专利技术所示出的蓝藻深井处理设备及其蓝藻处理方法,可利用导入深井的水在深井底部所形成的静水压力对蓝藻进行破碎处理以形成蓝藻碎片,并通过排水装置所形成负压将蓝藻向深井底部引流并排出深井,从而可直接被水体中的鱼类、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所捕食,实现了对蓝藻的高效生态处理,有效预防了蓝藻的爆发并有效的改善水质,从而从源头上遏制了蓝藻的爆发,降低了蓝藻的预治成本,并避免产生臭味。
[0003]进一步地,本案申请人于2018年3月16日提出了申请号为CN201810220424.7,名称为“一种大口径封底钢管井的水下安装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本申请涉及基于上述对蓝藻进行净化处理的深井的水下安装方法,包括:水面上设置底部延伸至水体底部并配置四个活动设置的支架的安装平台;将底部封闭的第一外管段与多个两端具敞口的第二外管段垂直地向下吊装在安装平台的支架上,并埋入水体底部预先形成并呈垂直设置的空穴中,以依次组成外管井;将多个两端具敞口的内管段垂直地向下吊装在安装平台的支架上,并套设在外管井的内部,以组成内管井。上述现有技术借助于安装平台上配备的四个活动设置的支架确保外管井与内管井垂直地置入预先形成的空穴中,并降低了安装难度。
[0004]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提出内管井的多个内管段的侧壁上所设置的导向装置,实现了在内管段垂直插入外管井的过程中,通过导向装置取得更好的导引与纠偏的技术效果。但是在内井管装入外井管过程中,要求内井管与外井管中心对准,且内井管始终保持在外井管中心且垂直下沉,而上述方案难以方便地实现内井管与外井管中心对准和垂直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该结构的大口径钢管套井具有内井管安装精度高,安装后支撑稳定的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包括外井管,以及安装于外径管内的内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管的底部下沉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周向侧壁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底座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内井管包括多段连接固定的内管段,内井管最下端的内管段底
部安装于底座的定位槽内;每段内管段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片定位片,内管段装入外井管内部时;所述定位片的径向外端部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
[0008]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该大口径钢管套井中的外井管内部安装有内井管,内井管的下端安装于底座的定位槽内。其中的底座周向侧壁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内井管包括多段连接固定的内管段,且每段内管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片用于贴合外井管的内壁。基于上述结构,内井管下端的底座能够稳定支撑内井管,保证内井管相对外井管中心对准且不晃动;在内井管装入外井管的过程中,底座及内管段侧壁上的定位块能够使得内井管一直保持在外井管中心且垂直下沉,提高了内井管安装精度。
[0009]因此,上述结构的大口径钢管套井具有内井管安装精度高,安装后支撑稳定的效果。
[001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中心座,以及沿中心座周向布置的侧围部;所述侧围部包括周向布置的环体或是多块定位板;中心座上方由环体或多块定位板所围合区域构成所述定位槽。该方案中的底座,在中心座周向布置多块定位板,定位板外端用于与外井管的内壁相贴合,内侧围合构建的定位槽用于定位内井管。
[0011]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的内壁上端部呈斜面状,以使所述定位槽的上端开口呈锥口形。此方案中,定位槽上端开口呈锥口形方便内井管装入定位槽内,装入过程中锥口具有导向作用。
[0012]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定位片为U型片,定位片的U形开口朝向内管段,定位片的两个U形端部焊接固定于内管段的外侧壁上,U型片的径向外端部会圆弧形。该技术方案中的定位片的U形两端部焊接在内管段的外侧壁,以保证连接强度;U型片的外端部构建成圆弧形,以在吊装对中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内井管的相邻两段内管段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固定。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外井管为中空管,外井管的下端浇筑封底,底座设置于外井管的封底上。本方案使用开口钢制井管,下沉安装到位再进行封底的方法,降低了大口径封底钢管井下沉的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5]作为优选,所述外井管包括多段连接固定的外管段。
[0016]作为优选,所述外管段的上端部外径小于或等于下端部的内径,外管段的上端部内壁上和下端部外壁上设有相适配的公扣和母扣;上方外管段的下端部套接于下方外管段的上端部上,并基于公扣和母扣锁定。该技术方案中,相邻两段外管段之间采用套接方式连接;套接时,因外管段的上端部外径小于或等于下端部的内径,故能够实现快速套接,套接过程中基于公扣和母扣锁定。
[0017]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外管段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设置有径向贯穿其侧壁的轴孔;相邻两段外管段套接时,上方外管段下端部的轴孔与下方外管段上端部的轴孔对应,螺栓组件穿过轴孔锁定,基于螺栓组件提升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的大口径钢管套井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内井管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4为外井管的局部示意及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包括外井管(1),以及安装于外径管内的内井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管(1)的底部下沉安装有底座(3),底座(3)的周向侧壁与外井管(1)的内壁相贴合,底座(3)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槽(33);所述内井管(2)包括多段连接固定的内管段(21),内井管(2)最下端的内管段(21)底部安装于底座(3)的定位槽(33)内;每段内管段(21)的外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片定位片(22),内管段(21)装入外井管(1)内部时;所述定位片(22)的径向外端部与外井管(1)的内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中心座(31),以及沿中心座(31)周向布置的侧围部;所述侧围部包括周向布置的环体或是多块定位板(32);中心座(31)上方由环体或多块定位板(32)所围合区域构成所述定位槽(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2)的内壁上端部呈斜面状(34),以使所述定位槽(33)的上端开口呈锥口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钢管套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22)为U型片,定位片(22)的U形开口朝向内管段(21),定位片(2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明石军徐项哲盛明马建华胡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