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口旁疝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肠道和膀胱手术后,有时候医生需要在腹壁上做一个造口,来实现大便的临时性或者永久性改道。如果造口旁出现缺损,腹腔内容物通过造口旁的缺损疝出,即形成造口旁疝。它是造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10%~50%。
[0003]使用造口专用腹带加压进行局部压迫是现目前最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能够防止缺损进一步扩大和疝内容物的进一步突出。
[0004]但是现目前常规的造口旁疝腹带在使用时会长时间压迫患者造口处,容易使患者被压迫位置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引起患者不适,持续的压迫也将使被压迫位置的皮肤汗液难以顺利排出,导致细菌滋生,严重时将引起造口处细菌污染,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因此患者在佩戴此类腹带时需要频繁取下腹带,对护理工作造成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以解决现目前常规的造口旁疝腹带在使用时长时间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气囊,用于压迫患者造口位置且两侧设有连接带,所述施压气囊设有显露造口的造口窗;副囊,与所述施压气囊导通连接,所述副囊能够变形以排出气体或者接收气体;及间歇牵引机构,用于循环反复地施加所述副囊变形,以将副囊内的气体挤入施压气囊或者将施压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至副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牵拉绳和驱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副囊内,以提供将副囊向外支撑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位于施压气囊内,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连接且另一端可滑动地穿出施压气囊并与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施压气囊外侧并能反复来回地拉扯牵拉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转柱,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施压气囊的外侧,所述转柱的一端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且另一端向远离电机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牵拉绳连接于转柱的延伸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囊与施压气囊的连接处内部环绕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活动盘,所述第一弹性件将固定圈与活动盘连接以提供将活动盘向外顶出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与活动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高林丰,彭志红,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