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78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包括:施压气囊,用于压迫患者造口位置且两侧设有连接带,施压气囊设有显露造口的造口窗;副囊,与施压气囊导通连接,副囊能够变形以排出气体或者接收气体;及间歇牵引机构,用于循环反复地施加副囊变形,以将副囊内的气体挤入施压气囊或者将施压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至副囊。利用施压气囊与副囊内部进行气体的反复交换,以实现施压气囊对造口位置压力的变化,进而防止施压气囊因长时间静止压迫患者身体导致被压迫位置血液循环不畅和引起患者不适,通过间歇牵引机构带动副囊按照稳定的频率反复交替地向施压气囊内充入气体和从施压气囊内抽取气体,以使施压气囊规律地周期性对按压位置进行反复的按压与松放。置进行反复的按压与松放。置进行反复的按压与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口旁疝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肠道和膀胱手术后,有时候医生需要在腹壁上做一个造口,来实现大便的临时性或者永久性改道。如果造口旁出现缺损,腹腔内容物通过造口旁的缺损疝出,即形成造口旁疝。它是造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10%~50%。
[0003]使用造口专用腹带加压进行局部压迫是现目前最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能够防止缺损进一步扩大和疝内容物的进一步突出。
[0004]但是现目前常规的造口旁疝腹带在使用时会长时间压迫患者造口处,容易使患者被压迫位置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引起患者不适,持续的压迫也将使被压迫位置的皮肤汗液难以顺利排出,导致细菌滋生,严重时将引起造口处细菌污染,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因此患者在佩戴此类腹带时需要频繁取下腹带,对护理工作造成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以解决现目前常规的造口旁疝腹带在使用时长时间压迫患者造口处,导致患者被压迫位置的血液循环不通畅以及皮肤汗液难以顺利排出,容易引起患者不适和细菌滋生,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患者在佩戴此类腹带时需要频繁取下腹带,对护理工作造成了麻烦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包括:
[0008]施压气囊,用于压迫患者造口位置且两侧设有连接带,所述施压气囊设有显露造口的造口窗;
[0009]副囊,与所述施压气囊导通连接,所述副囊能够变形以排出气体或者接收气体;及
[0010]间歇牵引机构,用于循环反复地施加所述副囊变形,以将副囊内的气体挤入施压气囊或者将施压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至副囊。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利用施压气囊与副囊内部进行气体的反复交换,以实现施压气囊对造口位置压力的变化,进而防止施压气囊因长时间静止压迫患者身体导致被压迫位置血液循环不畅和引起患者不适,通过间歇牵引机构带动副囊按照稳定的频率反复交替地向施压气囊内充入气体和从施压气囊内抽取气体,以使施压气囊规律地周期性对按压位置进行反复的按压与松放,有利于防止按压位置出现汗液堆积,防止细菌滋生,同时对按压位置起到了按摩效果,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进而免去了以往患者需要频繁取下腹带的麻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间歇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牵拉绳和驱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副囊内,以提供将副囊向外支撑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位于施压气囊内,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连接且另一端可滑动地穿出施压气囊并与驱动部
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施压气囊外侧并能反复来回地拉扯牵拉绳。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转柱,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施压气囊的外侧,所述转柱的一端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且另一端向远离电机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牵拉绳连接于转柱的延伸路径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副囊与施压气囊的连接处内部环绕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活动盘,所述第一弹性件将固定圈与活动盘连接以提供将活动盘向外顶出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与活动盘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施压气囊的内壁上安装有沿牵拉绳的滑动轨迹设置的套管,所述牵拉绳可滑动地穿行于套管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转柱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牵拉绳与转柱的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调节槽内并能停置于调节槽路径的任一位置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的外部套置有壳体,所述壳体朝向电机轴的一面正对电机轴中心设置有抽拉孔,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控制绳,所述控制绳的一端经抽拉孔可滑动地延伸并穿出壳体外,所述第一滑块与调节槽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能提供使第一滑块朝远离电机轴方向滑动的弹性力。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呈线性延伸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一侧沿其延伸路径均布有多个刻度标识,所述控制绳的延伸端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控制槽内并能停置于控制槽路径上对应每个刻度标识的位置处。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槽的路径上对应每个刻度标识的位置处均设有卡置槽,所述第二滑块能卡置于任一卡置槽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施压气囊围绕其内环和外环均设置有环状挡板。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一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施压气囊1,连接带11,造口窗12,套管13,环状挡板14;
[0029]副囊2,固定圈21,活动盘22;
[0030]间歇牵引机构3,第一弹性件31,牵拉绳32,第一滑块321,控制绳322,第二滑块3221,第二弹性件323,驱动部33,驱动电机331,转柱332,调节槽3321;
[0031]壳体4,抽拉孔41,控制槽42,刻度标识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5]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包括施压气囊1,副囊2和间歇牵引机构3。
[0036]请参阅图1和图3,施压气囊1用于压迫患者造口位置且两侧设有连接带11,两条连接带11均具有弹性且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压气囊,用于压迫患者造口位置且两侧设有连接带,所述施压气囊设有显露造口的造口窗;副囊,与所述施压气囊导通连接,所述副囊能够变形以排出气体或者接收气体;及间歇牵引机构,用于循环反复地施加所述副囊变形,以将副囊内的气体挤入施压气囊或者将施压气囊内的气体抽出至副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牵引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牵拉绳和驱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副囊内,以提供将副囊向外支撑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位于施压气囊内,所述牵拉绳的一端与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连接且另一端可滑动地穿出施压气囊并与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施压气囊外侧并能反复来回地拉扯牵拉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转柱,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施压气囊的外侧,所述转柱的一端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部且另一端向远离电机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牵拉绳连接于转柱的延伸路径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囊与施压气囊的连接处内部环绕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副囊远离施压气囊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活动盘,所述第一弹性件将固定圈与活动盘连接以提供将活动盘向外顶出的弹性力,所述牵拉绳与活动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施压的造口旁疝腹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高林丰彭志红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