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76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用灭菌刀片在玉米植株中部叶鞘和/或茎秆处切一小口,利用滤纸片将病原菌接入伤口,并对接种病菌的玉米植株进行保湿培养。该接种方法可满足玉米茎部多种病害多种病原菌致病力快速检测,可用于玉米品种苗期抗病性筛选、病菌防治药剂筛选,用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茎杆纤维组织抗茎腐病能力检测,对于开展病菌致病力、多样性、品种抗性筛选、病害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病菌微量、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快速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病原菌人工接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接微量种法及其在病菌防治药剂筛选、病菌致病性测定、玉米品种抗性筛选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玉米茎部病害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病害,包括由多种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鞘腐病,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由丝核菌引起的纹枯病,由病原细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顶腐病等多种病害。引起玉米茎部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多,而针对当前在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致病力检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人工接种方面,茎腐病多采用田间成株期土壤埋菌法,但发病时间需要30天之久;纹枯病多采用田间植株叶鞘病菌接触法,接种5

7天便可知病菌是否有致病力;鞘腐病据文献记载主要采用田间成株期玉米叶鞘病菌孢子液灌注法,接种15

30天后才可调查发病结果,但该方法在接种过程中,为了让菌液更容易进入叶鞘,常用手向一侧轻拉叶片,由此造成叶鞘易拉伤,拉伤处常有病斑出现,而在叶鞘其余部份发病不稳定或不明显,直接影响病菌致病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前玉米植株切口处理;2)利用滤纸片将病原菌接入伤口;3)接种后的保湿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用灭菌刀片向下45度角斜切玉米植株中部叶鞘和/或茎秆,切口深度0.1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PDA培养基平板中央接种病原菌菌饼,在距离接种点2cm处放置直径为0.5cm的无菌滤纸小圆片,25℃黑暗条件下培养,至真菌菌丝和/或孢子长满滤纸片,随后用无菌镊子取出滤纸片置于无菌培养皿内,常温下晾干10

15分钟,得到携有目标真菌性病原菌的滤纸片接种体,并将滤纸片接种体斜插入玉米植株切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茎部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娟代玉立甘林兰成忠阮妙鸿郑秀琴黄伟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