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75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壳体,机架内设置有动力系统、进气系统、油路系统、补气系统,动力系统包括真空泵主机及用于驱动真空泵主机的电机,真空泵主机通过进气系统吸气,油路系统用于对真空泵主机供油并对真空泵主机的排气进行油气分离,补气系统用于对真空泵主机补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连接的主机进气阀,补气系统还用于对主机进气阀进行气动控制使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或者气隔绝,油路系统与真空泵主机之间设置有油冷却器,油路系统中的油液先流入油冷却器冷却,再流入真空泵主机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油螺杆真空泵能有效减轻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问题。振动问题。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的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广泛应用于电子、印刷造纸、化工医药、食品加工及包装、材料处理等领域,在多种类型的真空泵中,喷油螺杆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能达到63pa,还可以实现变频抽真空,适用于多种工况,且比其他类型的真空泵节能40%以上,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随着喷油螺杆真空泵内部的整体温度升高、过高的进气真空度引起转子在机腔内的震颤加剧,都会导致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都出现显著的攀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能有效降低喷油螺杆真空泵内部的整体温度,降低转子在机腔内的震颤,减轻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壳体,机架内设置有动力系统、进气系统、油路系统、补气系统,动力系统包括真空泵主机及用于驱动真空泵主机的电机,真空泵主机通过进气系统吸气,油路系统用于对真空泵主机供油并对真空泵主机的排气进行油气分离,补气系统用于对真空泵主机补气,进气系统包括与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连接的主机进气阀,补气系统还用于对主机进气阀进行气动控制使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或者气隔绝,油路系统与真空泵主机之间设置有油冷却器,油路系统中的油液先流入油冷却器冷却,再流入真空泵主机中。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喷油螺杆真空泵有以下优点:补气系统用于对真空泵主机补气,能降低真空泵主机内的进气真空度,避免过高的进气真空度引起转子在机腔内的震颤,减轻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问题;补气系统对主机进气阀进行气动控制使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或者气隔绝,在吸气初期时,补气系统能控制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隔绝减少吸气量,使真空泵主机尽快形成负压状态,并使油液充分进入形成稳定油膜,降低转子在机腔内的磨损,也能减轻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问题,而在吸气末期则能迅速控制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隔绝,避免吸气结束的瞬间油气通过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泄漏出去;润滑油经油冷却器冷却后流入真空泵主机中,则能有效降低喷油螺杆真空泵内部的整体温度,提高油液的润滑效率,减轻喷油螺杆式真空泵的噪音、振动问题。
[0006]优选的,补气系统包括主机补气管、第一气控管、第二气控管,主机补气管通过单向阀与真空泵主机连通,用于对真空泵主机补气,第一气控管和第二气控管分别通过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与主机进气阀连接,第二气控管用于气动控制主机进气阀使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第一气控管用于气动控制主机进气阀封闭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采用此结构,通过补气系统能通过控制与第一气控管和第二气控管分别连接的第一节流阀
和第二节流阀来控制主机进气阀封闭真空泵主机的吸气口开启或者封闭;单向阀使得在真空泵主机的真空度达到特定之后就能向真空泵主机内补气。
[0007]优选的,油路系统与油冷却器、油冷却器与真空泵主机之间均通过管路直连,油路系统中的油液在真空泵主机的负压作用下先流入油冷却器冷却,再流入真空泵主机中。采用此结构,油路系统中的油液在真空泵主机的负压作用下流动,避免外接油泵驱动油液流动,降低成本和功耗。
[0008]优选的,油路系统、油冷却器与真空泵主机通过三通油管连接,三通油管上设置有温控阀,温控阀用于检测流入三通油管的油液温度并控制三通油管的开启或者关闭,使高温油通过三通油管输向油冷却器进行冷却,使低温油或者经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油通过三通油管流入真空泵主机。采用此结构,既能调节油温,又能提高油液的流动效率。
[0009]优选的,三通油管与真空泵主机之间还设置有两联油滤座,两联油滤座上设置有油过滤器,低温油或者经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油通过三通油管、两联油滤座、油过滤器流入真空泵主机。采用此结构,油液经油过滤器过滤除后再流入真空泵主机,避免杂质进入真空泵主机内,有利于保持真空泵主机内清洁,提高油液的润滑效率。
[0010]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和导风罩组件,导风罩组件用于将风道隔离成电机风道和油冷却器风道,电机位于电机风道内,油冷却器位于油冷却器风道内,壳体上设置有与电机风道和油冷却器风道均连通的整机排风口、与电机风道和油冷却器风道分别连通的电机进风口和油冷进风口,整机排风口内设置有轴流风机。采用此结构,电机风道和油冷却器风道隔离,能单独进风且互不干扰,既能提高对电机及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又能减轻风噪。
[0011]优选的,机架内还设置有电控系统和电控风道,电控系统位于电控风道内,电控风道与电机风道和油冷却器风道均隔离,壳体上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控系统进风口和电控系统排风口,电控系统进风口和电控系统排风口均与电控风道连通。采用此结构,提高对电控系统的冷却效率,保证电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0012]优选的,油路系统包括油气桶,油气桶用于对真空泵主机的排气进行一级油气分离,油气桶内设置有若干个模块化油气分离器,模块化油气分离器用于对真空泵主机的排气进行二级油气分离,与油气桶上侧相对的壳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油分芯维护板。采用此结构,模块化油气分离器能在全工作压力范围内(极限压力至大气压)拥有超强的油保持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润滑油的损耗,设置油分芯维护板能方便的对模块化油气分离器进行维护。
[0013]优选的,油路系统包括油气桶,油气桶与壳体相对的侧部设置有视油镜,壳体与油气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或者可开合的油滤维护门,油滤维护门上与视油镜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视窗。采用此结构,设置可视窗和视油镜便于观察油气桶内的油位,设置油滤维护门方便对油气桶进行维护。
[0014]优选的,机架上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上设置有主机支脚,真空泵主机安装在主机支脚上。采用此结构,有利于减轻由于真空泵主机的振动引起的噪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喷油螺杆真空泵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喷油螺杆真空泵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中补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中所示:1、机架,1

1、叉车孔,1

2、安装孔,2、动力系统,2

1、电机,2

2、真空泵主机,2

3、主机支脚,2

4、减震垫,3、进气系统,3

1、空滤支架,3

2、集成式空滤盒,3

21、真空泵吸气口,3

3、主机进气管,3

4、主机进气阀,3

41、连通管,4、油路系统,4

1、油气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螺杆真空泵,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壳体(7),机架(1)内设置有动力系统(2)、进气系统(3)、油路系统(4)、补气系统(5),动力系统(2)包括真空泵主机(2

2)及用于驱动真空泵主机(2

2)的电机(2

1),真空泵主机(2

2)通过进气系统(3)吸气,油路系统(4)用于对真空泵主机(2

2)供油并对真空泵主机(2

2)的排气进行油气分离,补气系统(5)用于对真空泵主机(2

2)补气,其特征在于,进气系统(3)包括与真空泵主机(2

2)的吸气口连接的主机进气阀(3

4),补气系统(5)还用于对主机进气阀(3

4)进行气动控制使真空泵主机(2

2)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或者气隔绝,油路系统(4)与真空泵主机(2

2)之间设置有油冷却器(4

9),油路系统(4)中的油液先流入油冷却器(4

9)冷却,再流入真空泵主机(2

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补气系统(5)包括主机补气管(5

3)、第一气控管(5

4)、第二气控管(5

5),主机补气管(5

3)通过单向阀与真空泵主机(2

2)连通,用于对真空泵主机(2

2)补气,第一气控管(5

4)和第二气控管(5

5)分别通过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与主机进气阀(3

4)连接,第二气控管(5

5)用于气动控制主机进气阀(3

4)使真空泵主机(2

2)的吸气口对外气连通,第一气控管(5

4)用于气动控制主机进气阀(3

4)封闭真空泵主机(2

2)的吸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4)与油冷却器(4

9)、油冷却器(4

9)与真空泵主机(2

2)之间均通过管路直连,油路系统(4)中的油液在真空泵主机(2

2)的负压作用下先流入油冷却器(4

9)冷却,再流入真空泵主机(2

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油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油路系统(4)、油冷却器(4

9)与真空泵主机(2

2)通过三通油管(4

3)连接,三通油管(4

3)上设置有温控阀(4

2),温控阀(4

2)用于检测流入三通油管(4

3)的油液温度并控制三通油管(4

3)的开启或者关闭,使高温油通过三通油管(4

3)输向油冷却器(4

9)进行冷却,使低温油或者经油冷却器(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萍张炯焱王泉超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