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导液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73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导液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异形导液棒,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分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区段,所述装置主体各区段及各区段之间具有对液体的传导能力,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头部区段为圆柱型,且该圆柱型区段的截面积最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大截面积的导液体向雾化片供液,在与雾化片接触处,通过将导液体缩径为与雾化片的工作面积相当的尺寸,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供液速度。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供液速度。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供液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导液棒


[0001]本技术涉及导液棒设备
,具体为一种异形导液棒。

技术介绍

[0002]在微孔式超声波雾化技术中,微孔雾化片工作于待雾化的液体表面,由吸液导体将待雾化液体导至微孔雾化片表面,在雾化片高速振动下,将吸液导体引导至雾化片表面的液体激发成分子/团状态,穿过雾化片上的微孔口,飞散到雾化片的另外一面。
[0003]传统设计方案中,吸液导体一般由吸湿性能较强的纤维材料卷绕成圆柱状,业内俗称吸水棉棒,其截面为圆形,截面积与雾化片的工作面积相当。工作时,吸水棉棒的一端在弹性器件的作用下,以一定力度抵压在雾化片的表面上,雾化片的另一端浸渍于待雾化的液体中,将待雾化液体传导到雾化片表面,供雾化片对其进行雾化。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由于吸水棉棒对液体的提升高度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可能无限高,在实用中实测发现,当待雾化液体的液位下降时,雾化量也明显随之下降,即该类雾化装置的容器深度受吸水棉棒性能的限制,由此,在设有大容器的雾化装置中,传统设计只能将容器设计为扁平型,无形中限制了整个产品的外形设计,且产品需要占用用户较大的摆放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导液棒,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吸水棉棒对液体的提升高度受多重因素影响,无形中限制了整个产品的外形设计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导液棒,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分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区段,所述装置主体各区段及各区段之间具有对液体的传导能力,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头部区段为圆柱型,且该圆柱型区段的截面积最小。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由一组圆柱型的末端导液棒与带有圆柱形内孔的扩径体拼合而成,所述末端导液棒的高度大于扩径体的高度,所述末端导液棒的外径尺寸与内孔的内径尺寸相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孔处于扩径体内部中心处,所述扩径体为圆环柱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由一组圆柱型的末端导液棒、一组加强体与至少一组固定箍拼合而成,所述末端导液棒的高度大于加强体的长度,所述加强体底端对齐卷绕于末端导液棒的外侧壁,所述固定箍束于加强体外侧,所述固定箍至少一个安装于加强体顶端外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由变径的工作端与吸液端拼合而成,所述工作端与吸液端变径包括但不限于直径突变和直径渐变。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由至少两组短导液体、末端
导液棒与固定夹绑定而成,两组所述短导液体处于末端导液棒的两侧,所述固定夹箍于短导液体与末端导液棒的外侧,其中一组所述短导液体的截面为圆柱形,且该短导液体的高度最高。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其截面积大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缺口,为所装置主体的轴向提供更大的弹性,以替代在此处所需设置的弹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导液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异形导液棒,由于雾化片的工作面积已定,且一定截面积的导液体,在液面越低时,其供液速度越低,为保证供液速度,以保证雾化速度,本技术中,由大截面积的导液体向雾化片供液,在与雾化片接触处,导液体缩径为与雾化片的工作面积相当的尺寸,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供液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末端导液棒;2、扩径体;3、内孔;4、加强体;5、固定箍;6、工作端;7、吸液端;8、短导液体;9、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异形导液棒,由末端导液棒1和扩径体2拼合而成。其中,末端导液棒1为圆柱形,其直径与雾化片的工作面的直径相当;扩径体2为圆环柱形,其高度小于末端导液棒1的高度,其内径不大于末端导液棒1的外径,其外径大于末端导液棒1的外径。
[0024]组装时,将末端导液棒1插入扩径体2的内孔3中,并将二者的一端对齐,其另一端即凸出于扩径体2,用于与雾化片的工作面接触,为雾化片供液,由于扩径体2的内径不大于末端导液棒1的外径,组装时二者之间配合紧密,可在二者之间传导液体。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将组装好的异形导液棒的截面积大的一端(下称“吸液端7”)浸没于待雾化的液体中,截面积小的一端(末端导液棒1凸出的一端,下称“工作端6”)抵压在雾化片的工作面上;待雾化的液体沿异形导液棒爬升,直到工作端6,并传导到雾化片的工作面上,在雾化片的高频振动下,被激发为分子/团,穿过雾化片工作面上的微孔,形成液雾,冲入周围空气中;在末端导液棒1之外包裹了一层导液体,加大了吸液端7的截面积,使吸液端7的供液能力加大,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的供液速度。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异形导液棒,异形导液棒由末端导液棒1和加强体4拼合而成。其中末端导液棒1为圆柱形,其直径与雾化片的工作面的直径相当;加强体4为平板状导液体,其长度小于末端导液棒1的高度。
[0028]组装时,加强体4的宽度边对齐末端导液棒1的一端,卷绕于末端导液棒1,并至少在加强体4的远离对齐端的末端,以一个固定箍5束紧二者,使二者至少在该处密切接触,可相互传导液体;可选地,为使组装后的异形导液棒整齐,可在上述二者的对齐端,及必要的位置加装固定箍5;同理,加强体4的加入,在图2中固定箍5的位置处,为末端导液棒1提供了更大的供液面积,整体上提升了异形导液棒的的供液速度。
[0029]实施例三
[0030]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异形导液棒,异形导液棒包括直径较小的工作端6和直径较大的吸液端7,二者为一体,其中工作端6用于与雾化片的工作面接触。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吸液端7浸入待雾化液体中,液体被传导到工作端6,被与之接触的雾化片激发成分子/团,穿过雾化片上的微孔散发到周围空气中;较大直径的吸液端7以其大于工作端6的截面积,为异形导液棒提供了更大的导液速度。
[0032]实施例四
[0033]请参阅图4,本实施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导液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分为至少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区段,所述装置主体各区段及各区段之间具有对液体的传导能力,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头部区段为圆柱型,且该圆柱型区段的截面积最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导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由一组圆柱型的末端导液棒(1)与带有圆柱形内孔(3)的扩径体(2)拼合而成,所述末端导液棒(1)的高度大于扩径体(2)的高度,所述末端导液棒(1)的外径尺寸与内孔(3)的内径尺寸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导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3)处于扩径体(2)内部中心处,所述扩径体(2)为圆环柱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导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由一组圆柱型的末端导液棒(1)、一组加强体(4)与至少一组固定箍(5)拼合而成,所述末端导液棒(1)的高度大于加强体(4)的长度,所述加强体(4)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民唐小兰魏合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