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4370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S1:对包含肉骨粉、秸秆或食用菌渣、功能菌、蛋白酶的混合料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低聚肽发酵物;S2:利用弧菌降解海藻酶解液,固液分离后得到海藻残渣,然后对海藻残渣进行高温干燥,杀灭弧菌,得到海藻残渣初级发酵料;S3:对包含海藻残渣初级发酵料、腐熟粪肥、秸秆或食用菌渣、功能菌的混合料进行好氧发酵,得到海藻发酵物;S4:将低聚肽发酵物和海藻发酵物混合,得到土壤修复菌剂。该土壤修复菌剂能够为土壤提供低聚肽、海藻发酵功能物、有益菌群、有机质及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还具有调节根区土壤pH、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功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功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o.10659。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1中,可以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为50

60%,碳氮比为(25

40):1,pH值为7.0

9.0;混合料中功能菌的含量为0.1

0.3%,酶的含量为300

500u/g。
[0016]进一步地,步骤S1中,好氧发酵包括:将混合料堆制成堆体,采用纳米膜好氧发酵,堆体发酵温度控制在50

60℃,氧气浓度控制在10

15%,发酵25

30天,去膜,完成发酵;优选地,堆体的切面为梯形。
[0017]本专利技术的低聚肽发酵物中的低聚肽由5

10个氨基酸构成。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2中,把1

10g/L蛋白胨、1

10g/L氯化钠、1

10g/L硫酸镁、1

10g/L磷酸氢二钾及20

30mL/L弧菌种子培养物加到海藻酶解液中。
[0019]进一步地,步骤S2中,液体深层发酵包括:温度控制在25

30℃,通气量1:(1.0

1.2)、压力0.04

0.06MPa与转速100

200rpm的条件下恒温搅拌20

28h,优选为24h;固液分离包括:在2500

3500r/min转速下离心5

15min,优选为在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高温干燥包括:滚筒干燥入口温度380

420℃,出口温度80

120℃,时间5

10min,优选为滚筒干燥入口温度400℃,出口温度100℃,时间8min。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3中,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为50

60%,碳氮比为(25

40):1,混合料中功能菌的含量为0.1

0.3%。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好氧发酵包括:将混合料堆制成堆体,采用纳米膜好氧发酵,氧气浓度控制在10

15%,发酵10

15天,其中堆体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5℃不低于7天,待物料自然冷却,温度稳定在40℃以下时,自然堆积后熟20

30天。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S4中,混合时低聚肽发酵物与海藻发酵物的质量比为1:(5

20);此外,可以控制土壤修复菌剂的水分含量为30%以下。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菌剂,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0024]进一步地,土壤修复菌剂中的有效活菌数≥2.0亿/g,有机质≥15%,胞外多糖≥1.0mg/g。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土壤修复菌剂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27]1、本专利技术的土壤修复菌剂的原料均为有机废弃物转化制备,通过转化实现肥料化利用,环保及资源化利用等效果突出;
[0028]2、本专利技术利用肉骨粉功能发酵产生低聚肽(5

10个氨基酸构成),解决了肉骨粉肥料化利用问题,低聚肽发酵物不仅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逆性,作物吸收利用率高;
[0029]3、本专利技术利用海藻残渣、腐熟堆肥功能发酵制备海藻发酵物,解决了海藻残渣直接利用作物吸收利用率低以及腐熟堆肥直接利用促生效果弱等问题,海藻发酵物含有更多的活性物质,促生抗逆效果突出;
[0030]4、本专利技术的弧菌产褐藻胶裂合酶,能够降解海藻酶解液中的海藻酸,从而释放更多活性物质;海藻残渣经弧菌降解后高温干燥灭菌,与腐熟粪肥、功能菌混合进行功能发酵,产生的海藻发酵物能够为土壤提供有益菌群、有机质及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
[0031]5、本专利技术的土壤修复菌剂有效活菌数≥2.0亿/g,有机质≥15%,胞外多糖≥1.0mg/g,能够为土壤提供有益菌群、有机质及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还具有
调节根区土壤pH,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0034]图2为低聚肽发酵物、海藻发酵物、土壤修复菌剂在小油菜上应用生长对比情况;
[0035]图3为对照区与示范区草莓植株生长对比情况;
[0036]图4为对照区与示范区草莓生长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实施例1
[0041]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一、低聚肽发酵物的制备
[0043]1、将病死畜禽干化化制法制备的肉骨粉1000kg、食用菌渣200kg、内生弯曲芽孢杆菌CGMCC No.21705(1000亿/g)1.2kg、巨大芽孢杆菌CGMCC No.21867(1000亿/g)1.2kg、中性蛋白酶(10万u/g)4.8kg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混合料含水率为55%,碳氮比为30:1,pH7.8。
[0044]2、将上述混合料堆制成切面为梯形的堆体,采用纳米膜好氧发酵,控制堆体内氧气浓度在10

15%,堆体发酵温度控制在50

55℃,发酵28天,去膜,完成发酵,得到低聚肽发酵物。
[0045]二、海藻发酵物制备
[0046]1、在装有海藻酶解液的发酵罐中,把4g/l蛋白胨、3g/l氯化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包含肉骨粉、秸秆或食用菌渣、功能菌、蛋白酶的混合料进行好氧发酵,得到低聚肽发酵物;S2: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利用弧菌降解海藻酶解液,固液分离后得到海藻残渣,然后对海藻残渣进行高温干燥,杀灭弧菌,得到海藻残渣初级发酵料;S3:对包含海藻残渣初级发酵料、腐熟粪肥、秸秆或食用菌渣、功能菌的混合料进行好氧发酵,得到海藻发酵物;S4:将低聚肽发酵物和海藻发酵物混合,得到土壤修复菌剂;优选地,功能菌选自内生弯曲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生弯曲芽孢杆菌为内生弯曲芽孢杆菌CGMCC No.21705;巨大芽孢杆菌为巨大芽孢杆菌CGMCC No.21867;弧菌为弧菌CGMCC No.1065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控制混合料的含水率为50

60%,碳氮比为(25

40):1,pH值为7.0

9.0;混合料中功能菌的含量为0.1

0.3%,酶的含量为300

500u/g。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好氧发酵包括:将混合料堆制成堆体,采用纳米膜好氧发酵,堆体发酵温度控制在50

60℃,氧气浓度控制在10

15%,发酵25

30天,去膜,完成发酵;优选地,堆体的切面为梯形;优选地,低聚肽发酵物中的低聚肽由5

10个氨基酸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装有海藻酶解液的发酵罐中,按照1

10g/L蛋白胨、1

10g/L氯化钠、1

10g/L硫酸镁、1

10g/L磷酸氢二钾及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延平揣峻峰葛振宇徐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领先康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