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装载底板调整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装载底板。更确切地说,本公开涉及车辆装载底板调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2]车辆通常构造有提供存储空间的货物隔室或区域,如后备箱。这些隔室通常构造为开放容积,具有可以支承各种存放物品重量的平坦并且刚性的装载底板。然而,平坦的装载底板通常存在某些缺点。例如,某些车辆设计允许相邻座椅向下折叠以增加存储空间。当向下折叠时,座椅的部分通常相对于装载底板升高,因此存在阻碍货物沿着装载底板滑动到座椅靠背的能力的阶梯。
[0003]因此,本文公开了用于根据座椅移动升高和降低装载底板的机械装载底板调整机构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机构具有联接到连杆机构的可旋转元件,所述连杆机构升高最靠近座椅的装载底板的部分。当座椅升高或降低时,座椅靠背围绕通常位于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之间的轴线枢转。此旋转运动驱动可旋转元件,所述可旋转元件继而移动连杆机构将装载底板的一部分升高或倾斜到与折叠座椅靠背相同的或相似的高度。类似地,升高座椅靠背将使装载底板降低回到其原始水平构造。
[000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根据车辆座椅的移动来调整所述车辆的装载底板的至少一部分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定位成接合所述车辆座椅的可旋转元件,所述可旋转元件构造成当所述车辆座椅降低时移动到第一旋转位置,并且当所述车辆座椅升高时移动到第二旋转位置;以及联接在所述可旋转元件与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之间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构造成随着所述可旋转元件移动到所述可旋转元件的第一旋转位置而将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升高到升高位置,并且随着所述可旋转元件从所述第一旋转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而将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从所述升高位置降低到降低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车辆座椅是第一座椅,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第二座椅;并且所述可旋转元件定位成接合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两者,构造成当所述第一座椅或所述第二座椅中的任一座椅降低时移动到所述第一旋转位置,并且仅当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两者都升高时才移动到所述第二旋转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可旋转元件包括本体,沿着所述本体在第一周向位置处从所述本体突出的第一延伸部,以及沿着所述本体在第二周向位置处从所述本体突出的第二延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随着所述车辆座椅降低,所述车辆座椅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的接触将所述可旋转元件移动到所述可旋转元件的第一旋转位置,并且随着所述车辆座椅升高,所述车辆座椅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接触使所述可旋转元件移动到所述可旋转元件的第二旋转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各自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突出;并且所述可旋转元件进一步包括:沿着所述本体在第三周向位置处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突出的第三延伸部;以及沿着所述本体在第四周向位置处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突出的第四延伸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车辆座椅是面向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座椅,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面向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座椅;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一可枢转元件,所述第一可枢转元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端和面向所述第二座椅的相对第二端,所述第二座椅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端的接合使所述第一可枢转元件的第一端枢转脱离与所述第一座椅的一部分的接触,使得当所述第二座椅降低时,所述第一座椅的升高不会降低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并且所述第四延伸部包括第二可枢转元件,所述第二可枢转元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座椅的第一端和面向所述第一座椅的相对第二端,所述第一座椅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可枢转元件的第二端的接合使所述第二可枢转元件的第一端枢转脱离与所述第二座椅的一部分的接触,使得当所述第一座椅降低时,所述第二座椅的升高不会降低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当所述车辆座椅降低时,所述装载底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升高位置定位成接近所述车辆座椅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在所述升高位置,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的第一端相
对于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的相对的第二端抬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连杆机构联接在所述可旋转元件与所述装载底板的部分的第一端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进一步包括联接在所述可旋转元件与所述车辆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瑞维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