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气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强化传质和微气泡发生
,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溶气设备作为一类典型的气液接触设备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广泛,尤其是作为溶气释放式微气泡发生技术的重要前端设备,其溶气性能的优劣或溶气量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后端的成泡数量和质量。溶气设备的性能越好,相同水量下能够溶解更多的气体,在经过溶气释放器减压释气时会产生更高数密度的微气泡。目前常用的溶气水制备方法包括溶气泵、溶气罐、溶气管等,其中溶气罐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耐冲击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实际中最为常见,但同时也存在溶气效率低、占地面积大、运行能耗高等缺点。
[0003]在溶气罐的结构设计创新发展方面,按内构件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填料式、射流式、内筒溢流式、旋流式和涡流式等;用以提高溶气设备溶气性能的内构件,也逐渐从易堵塞的规整填料发展为专用的流体力学组件,包括射流器、内筒、螺旋导叶片、微孔板、涡流板等。但客观而言,单一结构的流体力学组件存在技术局限性,难以实现溶气效率的进一步大幅提升。因此,基于多效协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并连通的射流喷嘴、罐体组件和出水管,所述射流喷嘴的内径从远离所述罐体组件向靠近所述罐体组件的方向减小,所述射流喷嘴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组件包括外罐体和设于所述外罐体内的中空内筒,所述中空内筒沿着所述外罐体的轴向设置,且在所述外罐体内盛放的液体的作用下能上下浮动,所述出水管安装在所述外罐体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喷嘴包括顺次设置的直管段、收缩段和喉管段,所述直管段、所述收缩段和所述喉管段一体成型,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喉管段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的收缩角为20
°‑
25
°
,所述进气管的内径与所述直管段的内径之比为0.2
‑
0.4,所述喉管段的内径与所述直管段的内径之比为0.5
‑
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流气管,所述回流气管一端与所述外罐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喉管段的横向段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气管的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庆,丁国栋,张怡青,杨磻槟,蔡小垒,姬宜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