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1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氧气供应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和氧气供应组件均与输送组件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向输送组件中输入被雾化的水蒸气和药剂,所述氧气供应组件用于向输送组件中输入氧气;所述输送组件与人体的气管连接,雾化的水蒸气和氧气在输送组件中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向患者气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雾化微粒,来保持患者气管切开部位的常态化湿润状态,也避免了过多水分进入气道呛入气管和肺部和水流过少导致结痂现象的发生。结痂现象的发生。结痂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气道湿化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监护学是近20年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临床医学独立分支学科。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ICU的作用也越发受到重视。一些患者在送至ICU,特别是开胸、开腹、开颅等大手术后,基本处于昏迷不能自理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作了气管切开手术,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管道护理,是重症患者护理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
[000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脱机的患者,呼吸道粘膜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同时由于气道开放,患者呼吸道失水增加,导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干结成痰痂,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甚至堵塞呼吸道,患者缺氧加重甚至窒息,不利于疾病恢复。所以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有效气道湿化。
[0004]传统的方法采用纯净水滴入纱布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控制不好水流滴速,过快容易引起过多水分进入气道呛入气管和肺部,过慢又容易导致湿化效果不足,痰痂形成从而阻塞气道。而且目前气管切开呼吸机脱机锻炼的危重病人常规会给予氧气管放入气切导管处,跟雾化管道不同步,相对杂乱。因此,一些呼吸器官的疾病和脑中风自主吞咽功能的气切危重患者在目前的吸氧及湿化条件下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疾病预后及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气道的湿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氧气供应组件和输送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和氧气供应组件均与输送组件连接,所述雾化组件用于向输送组件中输入被雾化的水蒸气和药剂,所述氧气供应组件用于向输送组件中输入氧气;
[0008]所述输送组件与人体的气管连接,雾化的水蒸气和氧气在输送组件中混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雾化组件中加入生理盐水和治疗药剂,雾化组件对生理盐水和治疗压机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组件中混有药剂的水蒸气进入到输送组件中,氧气供应组件中的氧气进入到输送组件中,含有药剂的水蒸气与氧气在输送组件中混合,并通过输送组件进入到气管中。从而向患者气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雾化微粒,来保持患者气管切开部位的常态化湿润状态,也避免了过多水分进入气道呛入气管和肺部和水流过少导致结痂现象的发生。
[0010]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管,所述雾化组件与氧气供应组件均与输送管的
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远离雾化组件和氧气供应组件的一端深入到患者的气管中。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组件中混有药剂的水蒸气进入到输送管中,氧气供应组件中的氧气进入到输送管中,含有药剂的水蒸气与氧气在输送组件中混合,并通过输送组件进入到气管中。
[0012]可选的,所述输送管远离雾化管的一端封闭,所述输送管远离雾化组价的一端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透气孔避免了气体朝向一个地方鼓起,使得气体朝向四周同时鼓气,使得鼓气变的平缓,从而提高了舒适度。
[0014]可选的,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和微型水泵,所述雾化管与输送管远离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微型水泵与雾化管远离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雾化管上连接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位于微型水泵和输送管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型水泵对雾化管进行供液,雾化器对雾化管中的液体进行雾化处理。
[0016]可选的,所述雾化管靠近输送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雾化管中水蒸气的流量。
[0018]可选的,所述氧气供应组件包括氧气供应瓶和氧气供应管,所述氧气供应管与氧气供应瓶连通,所述氧气供应管远离氧气供应瓶的一端与输送管远离气管的一端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气瓶中的氧气通过氧气供应管进入到输送管中。
[0020]可选的,所述氧气供应管靠近输送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氧气进入到输送管中的量。
[0022]可选的,所述输送管靠近雾化管的位置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管中的氧气浓度。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到输送管中氧气的浓度发生异常时,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输送管中的氧气浓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通过设置了输送管,向雾化组件中加入生理盐水和治疗药剂,雾化组件对生理盐水和治疗压机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组件中混有药剂的水蒸气进入到输送组件中,氧气供应组件中的氧气进入到输送组件中,含有药剂的水蒸气与氧气在输送组件中混合,并通过输送组件进入到气管中。从而向患者气道内注入源源不断的雾化微粒,来保持患者气管切开部位的常态化湿润状态,也避免了过多水分进入气道呛入气管和肺部和水流过少导致结痂现象的发生;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透气孔,多个透气孔避免了气体朝向一个地方鼓起,使得气体朝向四周同时鼓气,使得鼓气变的平缓,从而提高了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雾化组件;11、雾化管;12、微型水泵;13、雾化器;14、第一控制阀;2、氧气
供应组件;21、氧气供应瓶;22、氧气供应管;23、第二控制阀;3、输送组件;31、输送管;32、透气孔;33、氧气浓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的实施例,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1、氧气供应组件2和输送组件3,雾化组件1和氧气供应组件2均与输送组件3连接,雾化组件1用于向输送组件3中输入被雾化的水蒸气和药剂,氧气供应组件2用于向输送组件3中输入氧气。输送组件3与人体的气管连接,雾化的水蒸气和氧气在输送组件3中混合。
[0031]向雾化组件1中加入生理盐水和治疗药剂,雾化组件1对生理盐水和治疗压机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组件1中混有药剂的水蒸气进入到输送组件3中,氧气供应组件2中的氧气进入到输送组件3中,含有药剂的水蒸气与氧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1)、氧气供应组件(2)和输送组件(3),所述雾化组件(1)和氧气供应组件(2)均与输送组件(3)连接,所述雾化组件(1)用于向输送组件(3)中输入被雾化的水蒸气和药剂,所述氧气供应组件(2)用于向输送组件(3)中输入氧气;所述输送组件(3)与人体的气管连接,雾化的水蒸气和氧气在输送组件(3)中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3)包括输送管(31),所述雾化组件(1)与氧气供应组件(2)均与输送管(31)的一端连接,所述输送管(31)远离雾化组件(1)和氧气供应组件(2)的一端深入到患者的气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1)远离雾化管(11)的一端封闭,所述输送管(31)远离雾化组价的一端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1)包括雾化管(11)和微型水泵(12),所述雾化管(11)与输送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