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预应力管桩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特别是适用复杂地质条件的预应力管桩桩尖,属于建筑基础中预应力管桩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
[0002]现行规范《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 406
‑
2017中,推荐预应力砼管桩为锯齿十字形桩尖,锯齿开口为90度直角,未涉及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副板
③
和
④
及锯齿开口的角度调整,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易出现桩尖强度不足,穿透能力不够,桩端易发生局压破坏,遇倾斜度大的岩层时,桩尖不能稳定着床,导致滑桩、偏桩。
[0003]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规范》所推荐的预应力管桩因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小、断桩率高、经济性差而不被使用。
[0004]现阶段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基础普遍采用旋挖或冲孔灌注等现浇砼桩,而现浇砼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破坏环境,经济性差等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
[0005]本专利技术预应力管桩桩尖将主板
①
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桩尖包括主板
①
、
②
,副板
③
、
④
,连接板
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桩尖的主板
①
、
②
,副板
③
、
④
,连接板
⑤
均为厚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桩尖的主板
①
是三角形厚板,其底边为平面,两斜边为阶梯锯齿状;主板
②
是三角形厚板,其两直角边为平面,斜边为阶梯锯齿状;主板
①
、
②
锯齿开口夹角β均小于90度;副板
③
是外上角为倒角的矩形厚板;副板
④
是矩形厚板;连接板
⑤
为圆形厚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管桩,其特征在于:主板
①
、
②
,副板
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