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及照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及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影视、短视频、广告等拍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拍摄对象或者场景进行打光,因而需要额外的灯具进行打光,由于灯具本身的出光角度以及光效受限于灯具的光源。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灯具通常会在光源前面加光学附件,例如:柔光罩(箱)、标准罩或者透镜组等来满足例如柔光、混光、改变出光角度等不同的照明应用场景。
[0003]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光学附件基本都是机械可拆卸地固定到照明灯具出光方向的前端,例如使用标准的保荣卡口等。然而,实践发现,作为熟悉该领域的人员可能比较熟知各附件的名称,但是作为非熟知该领域的人员或者对于设备(例如灯具本身或者与灯具连接的控制盒或者用户端)来说,并不能准确地识别各种光学附件,进而导致无法准确的调整灯具的出光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准确识别设置在灯具上光学附件,从而准确地调整灯具的出光效果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包括光学附件电路以及信号检测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光学附件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三端用于电连接供电电源,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第四端以及所述光学附件电路的第二端均用于接地;其中,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光学附件电路输出的光学附件对应的标识信号,并将所述标识信号转换为数字逻辑电平,以及将所述数字逻辑电平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以触发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数字逻辑电平,确定所述光学附件的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触点(T1)、第二触点(T2)以及光耦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触点(T1)电连接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一端以及电连接所述光学附件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光耦模块的第三端用于接地,所述光耦模块的第四端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触点(T2)用于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光敏三极管(Q)以及上拉电阻(R1);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T1),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基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所述光敏三极管(Q)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附件电路包括第三触点(T3)、第四触点(T4)以及电阻(R2);其中,所述第三触点(T3)分别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触点(T1),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触点(T4),所述第四触点(T4)用于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附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的数量、所述光耦模块的数量、第一触点(T1)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三触点(T3)的数量相同且均大于等于1,且每个所述电阻(R2)均存在一一对应的所述光耦模块、所述第一触点(T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颖椿,童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