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岩土工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老城区的拆迁改造工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但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而建筑垃圾又蕴含大量的砂石资源,因而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正在成为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0003]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是全世界的第二大人为排放源,为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2%~20%。即使在新建的垃圾填埋场中,利用气体收集系统也不可能减排所有的甲烷。填埋后的垃圾在3个月后就开始产生甲烷,1年左右即可达到产气高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完备甲烷收集系统的建立一般在终场封场后,而填埋单元的封场约2年左右。因此,封场前期处于填埋场垃圾降解的活跃阶段,气体收集手段和具有甲烷氧化能力的土质覆盖层联合收集系统,或者在老旧填埋场和废弃填埋场单独使用具有甲烷氧化能力的土质覆盖层可以最大化的减少CH4排放。
[0004]传统的垃圾填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其铺设于所要填埋的垃圾体之上,或者在所述垃圾体上覆盖有集气层的情况下铺设在所述集气层之上,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经过破碎筛分的建筑垃圾粗颗粒土层、压实粉土层、压实生物炭及矿化垃圾改性粉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其特征在于,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破碎筛分的建筑垃圾粗颗粒土层和所述压实粉土层,用于毛细阻滞;所述压实生物炭及矿化垃圾改性粉土层,用于收集填埋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粉土层的压实厚度在0.3~0.5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破碎筛分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佳旻,刘汉清,吴浩泽,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